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失意”惠而浦
格隆匯 04-27 11:0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作者:範建

頭頂百年家電巨頭的光環,惠而浦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公司連年虧損,只能選擇退出。

一貫保守的格蘭仕突然站了出來,擬以24.45億元要約收購惠而浦,是欲整體上市,還是隻想借機彌補白電短板?

一切,只有待格蘭仕全面入主後才會最終揭曉。

輝煌

時間回溯到20多年前,那是中國家用電器行業的黃金時代。

當時,經濟全球化風起雲湧,龐大的中國市場,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紛紛前來尋找機會。它們需要中國市場,中國需要先進技術。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1994年,日本三洋電機來到中國合肥,與榮事達集團成立合資公司,主攻洗衣機和微波爐產品。彼時,三洋電機是名副其實的家電巨頭,鼎盛時期品牌銷售額過千億人民幣,股價更是把松下、東芝等同行遠遠甩在身後。

在三洋的技術加持之下,合資公司一開始就高舉高打。從三洋電機引進的代表世界波輪洗衣機最好技術水平的模糊控制全自動洗衣機制造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的高級簇射波微波爐製造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合資公司經過建設期後,於1996年度開始盈利,且業務規模和盈利水平持續提升。

行業數據顯示,2003年在國內家電品牌排行榜中,合肥三洋的洗衣機市佔率在合資品牌中排名前5、微波爐產品排名前4。公司的產品都掛着“三洋”品牌,定價略低於國外著名品牌,但高於國內著名品牌。

在那個市場噴薄增長的年代,國內家電企業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賺取微薄的利潤。中高端盈利能力較強的電器都被西門子、惠而浦、LG、松下、三星等跨國巨頭們把控。

2004年,合肥三洋成立十年之際登陸上交所主板,駛入快速發展軌道。之後的十年,公司營收規模和利潤節節攀升。

在這個大好的時間,三洋卻因為自身戰略失誤,大本營不穩。2010年,松下獲得了三洋電機的控制權,開始逐漸剝離旗下海外業務。

這時,已進入中國市場20年的惠而浦,基於對中國家電市場的重視,進一步提高在中國的品牌影響和銷售能力,希望在中國尋找一個真正能優勢互補的長期合作伙伴。

失落

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一個百年家電品牌,位列世界500強。

2013年,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9元/股,合計14.15億元,受讓三洋所持上市公司1.57億股。隨後,惠而浦投資以8.5元/股、出資19.86億元,參與合肥三洋定增,取得2.34億股,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1%股權拿下控制權,並於2014年末將公司更名為惠而浦(600983.SH)。

彼時,惠而浦信誓旦旦,要努力將公司建設成中國第一大洗衣機制造商、前三大冰箱製造商和中國出口第一家電企業。將打造洗衣機 800萬台、冰箱400萬台,微波爐1000萬台,變頻電機 2000 萬套,以及新品類新產品綜合發展的企業,成為惠而浦在世界發展的兩極之一。

然而,美國人入主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仍延續之前的授權,主要使用三洋品牌銷售旗下產品,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導入自身技術和品牌。

上市公司只過了兩年好日子,2017年即迎來首次虧損。

這一年,惠而浦諸事不順,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加劇,公司還因財務造假聲譽極大受損。這一財年,主要產品洗衣機成本上升,但價格未能有效提升,導致毛利率下降;冰箱產品規模太小,基本沒有毛利。

公司投入大量資金擴充洗衣機、冰箱等產能,離目標卻越來越遠。

2019年10月,三洋品牌授權到期,新品牌尚未打開市場,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國外地區銷售已逐漸超過中國市場,但毛利率遠遠低於國內。

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洗衣機和冰箱的銷售量分別為264.14萬台和34.39萬台,之後銷量連年下降,到2020年已分別僅有176.11萬台和20.03萬台。

主要產品銷售不暢,導致公司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虧損。

作為叱吒北美市場的家電巨頭,惠而浦在品牌的打造和市場的把握上體現出了水土不服。公司產品還屢因質量問題上黑榜,口碑一落千丈。

在此期間,中國家電品牌完成了技術和品牌積累,逐漸奪回被跨國巨頭佔領的市場,並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惠而浦在中國的機會已然不大。

易主

在惠而浦的危急時刻,格蘭仕突然站了出來。

2020年8月起,格蘭仕對惠而浦發起要約收購,擬以5.23元/股,斥資24.45億元收購惠而浦61%股權(不低於51%)。

啟信寶顯示,格蘭仕成立於1978年,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造微波爐起家,年營收穩定在200多億元,微波爐銷量居全球第一。格蘭仕以保守著稱,幾十年的發展均靠自身積累,不涉足資本市場,也基本沒有大的併購動作。

對於格蘭仕的要約收購,惠而浦控股股東惠而浦投資和第二大股東合肥國資都表示歡迎。

要約收購公吿發出後,惠而浦股價連續拉出6個漲停板,一度衝高至12.29元/股,遠高於要約收購價。之後,股價雖有回調,但仍高於要約價。

截至今年4月23日,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合計3.9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 51.10086%。其中,惠而浦投資預受要約2.3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1.10005%;合肥國資預受20%,其餘小股東和散户一直按兵未動。

格蘭仕表示,本次收購是看好上市公司與自身的產業協同效應,將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業務經驗,幫助上市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格蘭仕是要整體借殼上市,還是僅看中了惠而浦的白電業務?無論怎樣,同業競爭都是擺在面前的大難題,格蘭仕給自己預留了60個月時間。

4月26日,惠而浦低開高走,下午突然強力拉昇封死漲停;4月27日,截至發稿,惠而浦再度大漲近5%。距離格蘭仕的要約收購截止日已僅剩2天。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