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陳玥、陸海晴
種種跡象表明,多路增量資金正在集結。
上週,北向資金、權益類ETF資金同時呈現淨流入狀態,為春節後較為罕見的現象。
首先,從北向資金的流入來看,上週北向資金結束了連續兩週的淨流出,全周淨流入247.09億元,為今年以來單週淨流入額第二大,僅次於2月1日至2月5日的253.26億元。
4月19日,北向資金延續淨流入態勢,單日淨流入額達到163.16億元。
其次,權益ETF資金流入明顯加速。
統計顯示,上週權益類ETF資金淨流入168.61億元,其中滬深300類ETF流入最高,約為60億元左右,上證50和中證500分別流入54.35億元和29.14億元,華夏上證50ETF單隻資金淨流入53.23億元。
新發基金方面,權益基金重新進入密集發行期。
Wind統計數據顯示,4月19日至4月23日期間,將有28只新基金陸續開始發行,其中除了天弘中債1-5年政策金融債以外,絕大多數是權益新品,其中不乏民生加銀柳世慶、興證全球王品、平安基金張曉泉、匯添富胡昕煒等中生代實力派基金經理的產品。
數據來源:Wind
此外,多隻今年1月份成立的爆款基金仍存有大量子彈準備打出,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市場大幅波動提供了建倉機會。
以1月13日成立的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股票基金為例,截至3月底,股票倉位(權益投資佔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 為34.57%,類似的還有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於1月20日成立,股票倉位同樣不足四成。
對於這些次新爆款基金,基金經理的建倉策略都較為一致,即在市場的下跌中逐步買入。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經理馮波表示,市場的大幅波動,對短期投資者來説是風險,但對長期投資者來説,則是獲取超額收益最好的機會。尤其對於新基金來説,市場的大幅波動提供了很好的建倉機會。
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股票
增量資金劍指何方?海通證券研報顯示,行業配置上,潛在入市的公募基金和外資均偏好製造業,尤其是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汽車等,智能製造有望成為新的投資主線。
正在發行新基金的興證全球基金經理王品近日明確地表示,軍工、光伏新能源和智能製造是未來比較看好的方向。
此外,低估值、業績亮眼的細分龍頭越來越受關注。
國泰基金主動權益事業三部負責人程洲表示,在結構上,積極尋找以技術和產能雙輪驅動的未來兩三年業績能夠保持較快增長,且估值合理的細分行業龍頭,而在風格上,更加關注有質量的增長和合理的價格,而不是簡單的“以大為美”。目前看好的方向主要是一些在底部調整較為充分的行業,包括軍工、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
從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報來看,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已經悄悄殺入一些業績表現亮眼的中小市值公司。
例如,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工業4.0混合分別加倉嘉元科技206萬股、100萬股。嘉元科技是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市值不足200億元,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366.44%。
類似的還有,一季度謝治宇所管理的興全合潤、喬遷所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大舉殺入中穎電子。中穎電子是一家無晶圓廠的純芯片設計公司,市值同樣只有100多億元,一季度業績同樣較為亮眼,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758.25萬元,同比增長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