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消息,3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消息稱,北汽新能源汽車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1958.HK)、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向監管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將自3月24日起,召回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21日生產的EX360和EU400純電動汽車,共計31963輛。
召回的原因稱兩款車型的部分車輛存在動力電池系統的一致性差異,在高温環境下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可能導致個別單體電池電芯性能劣化,極端情況下引發偶發失效,引起動力電池起火風險。
這兩款車搭載孚能科技的軟包電池,孚能也在公吿稱,在配合北汽新能源對召回車輛進行相關檢測等工作的同時,將承擔本次召回所涉及的費用,預計為3000萬-5000萬元。
今早新聞出來,孚能盤前股價跌幅一度跌破-15%,一整天股價也大致在-6%上下徘徊。
最近市場就是這樣,有一些消息出現就如驚弓之鳥,大家都跌怕了,但召回車輛對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比如北汽,比如孚能,比如消費者,甚至是社會大眾真的只是一件壞事或者醜聞嗎?或許我們需要看得更長遠些。
表面上是電池問題,但僅僅因為電池嗎?
首先來看看兩款車,EU400和EX360是交給孚能一家來做,兩種車型的市場一部分是運營為主,一部分是主打私人市場。
1. 首先時間節點很關鍵,2016年底到2018年底兩年間,新能源汽車政策退坡才剛剛開始,有些廠商為了能夠趕上政策福利,於是前期馬不停蹄開始佈局,向市場推出電動車。
在當時電池技術,充電裝備以及市場都不成熟的情況下,也許做出來的只是合格品,而不是高性價比的優質品。
2. 就如這一次的召回原因,北汽認定是快充引發的。
當時的快充,是給38.6kWh和54.4kwh的兩款電池充電,快充速度為60kW,按照1C~1.5C來設計的。實際上用户在更新的充電樁上,不停的提高速度,不按套路的充電Map滿格充就行。特別是運營車輛,商業性質很需要短時間內快速充滿。
但是快充對電池的傷害不小,慢充電池也是具有電化學行業經驗的人常常建議大家做的事情:快充對於電池的質量要求很高,而且大電流下電池的反應條件過於苛刻劇烈,偏離平衡態較遠,對於電池的壽命有較大的損失,安全係數會明顯下降,嚴重的時候會出現起火事件。
3. 這裏不能否認軟包電池的缺陷。軟包和圓柱以及方形最根本的區別在於軟包使用鋁塑膜包裹封裝,鋁的柔軟性導致軟包的一致性較差,封裝成本高。一致性差加上電池被反覆快充,勢必會影響汽車的性能。
禍兮福兮
當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政策會督促不合格的新能源汽車召回,對整個市場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45次,涉及車輛35.7萬輛。而其中,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召回的主要原因。35.7萬輛召回的新能源汽車中,因包含電池在內的三電系統缺陷召回11.2萬輛,佔新能源汽車召回總數量的31.3%。
去年6月,工信部發文要求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降低車輛起火風險。有些整車廠陸陸續續召回問題車輛。去年6月,蔚來汽車發佈聲明,召回4803輛存在安全隱患的ES8,稱召回原因為電池包模組出現問題。隨後,力帆汽車、威馬汽車等均因起火隱患在去年進行了電動車的召回。
所以問題的出現,其實是當時行業的不成熟以及用户的保養電池意識不完備等綜合原因導致的。但是自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板塊起飛,行業從最初的成長期慢慢被資本市場看見,電池技術、整車技術和政策都會越來越完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所有的利益相關者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