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A股震盪下兩位“一哥”的直接對話:拿什麼贏得你,我的隆基?
格隆匯 03-22 10:35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夏時報,作者:賈謹嫣、陳鋒

高瓴資本創始人、“私募一哥”張磊曾説,投資就是投人。於是踩着2020年的尾聲,48歲的張磊斥巨資拿下“光伏一哥”隆基股份二股東的位置,與53歲的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52歲的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正式結為同盟。

“較真”派李振國與“穩健”派鍾寶申撐起了隆基股份最獨特的企業色彩。二十年彈指間,隆基股份在鍾寶申、李振國等人的合力經營下成為光伏龍頭企業。隨着前二股東李春安或因名下公司有轉板需求忍痛與隆基股份進行切割之際,張磊像一隻獵豹般趕來,豪氣出手158億元,將隆基股份納入麾下。

不得不承認,高瓴158億元出手後,吸引大量資金跟隨,隆基股份在2月中旬站上125元/股,高瓴浮盈超120億元。但隨着大盤迴探,光伏股深度回調,隆基股份跌至3月19日的收盤價78.96元/股,逼近成本價70元/股。

重倉碳中和概念下的光伏股,張磊內心是十分鐘意的,並時刻準備做時間的朋友。但機構對隆基股份卻分歧頗大,其中3月15日,四個機構席位賣出隆基股份7.22億元。

機構為何對確定性的朝陽產業龍頭股有着截然不同的抉擇?隆基股份短期深度回調是否存在隱性原因?重倉隆基股份的張磊又能否真正成為時間的朋友?高瓴的光伏投資祕籍到底是什麼?

高瓴重倉隆基

總市值3000億元的隆基股份迎來私募大佬張磊的加盟。這位投資大佬頭頂“神級”光環,市場曾一度對隆基股份另眼相看,但資金隨後走出分化行情。

2020年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吿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簽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

根據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18日隆基股份收盤價77.65元/股,這意味着按照70元/股價格來算,該筆交易者折價接近10%。某大型分析師王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稱,10%的折價相對很高,意味着賣方與上市公司剝離的堅定決心。一次性出讓超158億元的股權的確罕見,但無法説明二股東的退出意圖。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李春安出生於1968年,與李振國同歲,系河南南陽人,1986年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系,與隆基股份實際控制人李振國、董事長鍾寶申系大學同學,為超30年老友。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高瓴158億元收購前夕,李振國持有隆基14.44%股份,李春安持有8.17%股份,鍾寶申持有1.7%股份。市場一度對二股東李春安持續性的減持不解,而李春安表示是因自身財務安排原因而實施的。

李春安或系名下連城數控急於與隆基股份切割,為正在尋找新能源獵物的高瓴獻上嫁衣。據悉,高瓴目前重倉的新能源股包括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恩捷股份等。

天眼查APP顯示,隆基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光伏硅片製造商,組件業務已躋身全球前十大組件企業行列。

隆基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38.32億元,同比增長49.08%;歸母淨利潤63.57億元,同比增長82.44%;扣非淨利潤60.14億元,同比增長76.35%。

短期深度回調背後

高瓴的入駐並未達到長期吸金的效果。2021年2月18日,隆基股份盤中創上市9年新高,達到125.68元/股。但好景不長,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內,持續深度回調,截至3月19日,收於78.96元/股。

市場一度認為高瓴買“貴”了。但持續關注高瓴操盤的張姓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高瓴大手筆直接躍進成為隆基股份二股東,應該是有計劃性的準備長期持有,首先是看好光伏的賽道,其次看好政策的走向,同時對公司有深入瞭解。

並非所有機構都認可高瓴的操盤。其中3月15日,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四個機構席位合價賣出7.22億元,兩個機構席位買入1.72億元,合計淨賣出5.5億元。

需要注意到,在“碳達峯、碳中和”大背景下,3月12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四部門發佈了《關於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幫助光伏企業渡難關。

長江證券認為,2021年硅料是光伏行業供給最為緊缺的環節,截至目前隆基在手硅料長單合計近27萬噸,按全年硅料需求30萬噸計算硅料鎖定比已接近90%,硅料鎖定比在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在保障硅片份額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公司的議價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面上,除前不久隆基股份陷入的“裁員風波”外,多家機構調低隆基股份一季度業績預測,預計組件出貨量或者盈利能力不及預期,短期業績增速可能低於市場此前預期。

於隆基而言,高瓴的加盟或許帶來更多生機;而於高瓴而言,拿什麼拯救隆基下探的股價來維持“私募一哥”的持續高光時刻?這又是另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故事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