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國家提出“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前碳中和”政策圖景。我們認為“碳中和”目標將是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發展的重要主線,環保公用部分細分賽道將具備更為堅實的長邏輯。
1、我國實現“碳中和”任重道遠,十四五期間政策推進或加快。
2、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是電力部門實現減排的必由之路。
3、碳中和承諾驅動能源加速轉型,風電、光伏裝機高增確定性強。疊加產業鏈的發展以及裝機成本的下降,風電、光伏發電行業將擺脱補貼依賴並獲得進一步發展,風電、光伏發電運營資產價值面臨重估,新能源運營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短期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通過設定碳排放價格,讓企業負擔減排費用,增加了低效率企業成本,同時為高效清潔企業提供了激勵機制。長期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會影響未來的投資方向,長期投資有望向清潔低碳產業傾斜,最終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碳排放交易市場加速推進,新能源運營企業“二氧化碳減排量”變現可期,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短期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通過設定碳排放價格,讓企業負擔減排費用,增加了低效率企業成本,同時為高效清潔企業提供了激勵機制。長期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會影響未來的投資方向,長期投資有望向清潔低碳產業傾斜,最終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碳排放交易市場加速推進,新能源運營企業“二氧化碳減排量”變現可期,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十四五”新能源高比例併網,電網如何應對?
碳中和願景下,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裝機高增確定性強,將帶來大規模的新能源消納需求,對電網提出更高要求。
電網可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促進新能源行業健康發展。
1、加快儲能發展,提高電網調峯能力。
2、推動能源互聯網建設,提升電網智能調度能力。
3、加大特高壓建設力度,提高遠距離輸送能力。
目前,我國新增電化學儲能項目主要應用於用户側、電網側、輔助服務、集中式可再生新能源併網四個方面。2018年,集中式可再生能源併網領域儲能新增裝機72.8MW,同比增長154.5%。在能源結構轉型,新能源裝機高增,各地政府要求配置儲能的背景下,我們對我國新能源併網帶來的儲能空間進行測算。預計2020-2025年,風電、光伏併網帶來的新增儲能需求合計為28GWh,年均新增儲能需求為4.7GWh。
綠證交易市場熱度低的原因:1、綠證對於認購方而言實際意義有限。2、價格過高且出售方降價意願低。
但平價時代下,“綠證”或與補貼關聯弱化,價格有望走低,同時,隨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在未來消納機制的或有創新下,綠證對於購買方的作用有望持續凸顯,整體性價比抬升可期。對於新能源運營商而言,“綠證”一方面持續提供業績增量,另一方面未來邊際改善空間仍存。
一方面,在碳中和等政策驅動下,疊加行業自身成本不斷下降,光伏、風電未來裝機增長將保持高景氣,我們預計2020-2030年,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容量CAGR分別為9%、15%;2020-2050年,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容量CAGR分別為6%、9%,新能源運營行業成為當之無愧的優質成長賽道;另一方面,存量補貼逐步解決,行業迎來平價大時代背景下,行業自身降本增效成為驅動行業長期成長的核心驅動力,現金流、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都將得到明顯改善,估值有望提升。
具體標的方面,風電運營商,建議關注【龍源電力】【三峽新能源】【節能風電】【金風科技】(電新覆蓋)【福能股份】【華潤電力】等;光伏運營商,建議關注【太陽能】【吉電股份】【信義能源】【晶科科技】等。
新能源環衞:一方面,環衞作業的怠速特點帶來了更多碳排放。另一方面,作為重要公共領域用車,環衞車具有較強的示範作用。在政策驅動力走強、自身經濟性持續改善的趨勢下,我們預計2025年新能源環衞裝備需求量或將達到5.2萬台,對應新增裝備中的滲透率約29%。具體標的方面,建議關注【盈峯環境】【ST宏盛】【龍馬環衞】等。
垃圾焚燒:相同發電量下垃圾焚燒碳排放是燃煤的0.335%,垃圾焚燒單噸日處理量產能預計全年實現碳減排約104萬噸。在我們2025年100萬噸/日產能的預期下,預計年減排量超一億噸。此外,隨着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投運,CCER或為垃圾焚燒行業帶來業績增量,預計2025年可為行業增收近30億。具體標的方面,建議關注【偉明環保】【瀚藍環境】【綠色動力】【高能環境】【旺能環境】等。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1年3月3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