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前期短暫的回調後,光伏概念股再次揚眉吐氣,延續2020年以來的強勢上漲勢頭。
在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1月22日),光伏概念板塊整體走強,光伏板塊前三甲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股價也均創新高。這與近期消息面的行情密切相關,國家統計局1月20日發佈2020年新能源裝機數據,其中,光伏新增裝機約48.2GW,另據中電聯數據,2020年1-11月國內新增光伏裝機25.9GW,則12月單月新增光伏裝機約22.3GW,超出市場預期,而目前各家機構給出的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也高於2020年。
光伏行業上漲的行情似乎還遠沒有結束。
本週,光伏概念股走出回調陰霾,股價繼續走高,市值也創新高。在2020年12月下旬獲得高瓴資本158億入股的隆基股份股價來到119.7元,總市值也再闖過4500億元大關達到4514.81億元,穩坐第一寶座。
消息面看,1月18日,隆基股份與陝西省西鹹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就公司在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投資建設年產15GW單晶電池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同樣獲得高瓴資本青睞的通威股份市值位居第二,不過總市值則遠低於隆基股份,剛剛突破2000億市值關口達到2019億元;在2020年異軍突起的陽光電源則以市值1439億元躋身前三甲,在1月22日,陽光電源股價也在盤中首次百元。
而目前位居第四的中環股份市值為940億元,在1月13日,中環股份曾一度突破千億大關市值,但隨着光伏板塊回調,股價下滑市值縮水,目前仍未迴歸至千億陣營行列。
排名第七的福萊特在本週也表現不俗。1月21日晚間,福萊特公吿,公司與東方日升簽署關於銷售光伏玻璃的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東方日升在2021年-2023年三年內向公司採購34GW(約2.34億平方米)組件用光伏壓延玻璃,預估合同總額約89.08億元(含税),佔公司2019年總資產的約94.85%;而在1月20日晚間,福萊特對外公佈募集資金總額25億元的定增落地,中信建投、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睿遠基金及外資機構等身影出現在了發行對象名單當中。
據記者瞭解,自2020年下半年起,由於雙玻滲透率提升、大板寬玻璃需求旺盛,光伏玻璃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攀升,令福萊特嶄露頭角,股價也從2020年6月1日開盤的13.96元/股上漲193.19%至40.93元/股。
本週,市值前十名的光伏概念股公司中,股價漲幅最大的為福斯特,達到了24.9%。
福斯特於1月20日晚間發佈業績預吿,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5.83億元,同比增加61%左右。
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福斯特本期業績預增主要得益於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提升。2020年度光伏行業發展迅猛,公司加速擴大光伏膠膜產能,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光伏膠膜銷量增長及平均銷售單價上漲,產品的盈利增加。
而光伏、半導體、LED、智能系統四大領域設備龍頭公司的晶盛機電本週股價漲幅微遜於福斯特,漲幅為24.31%。
隨着本週半導體的熱潮,晶盛機電股價接連創新高,在過去一年晶盛機電股價已經上漲超112%。
有券商分析師分析認為:“目前國內12寸大硅片僅滬硅產業旗下的上海新昇和中環股份具備少量供應能力且尚處於客户驗證期,只能供應低等級的測試片/擋片等,國產化刻不容緩;晶盛在半導體單晶爐領域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設備供應商,已具備8寸線80%整線以及12寸單晶爐、拋光機等50%以上設備供應能力,大硅片國產化浪潮下最為受益。”
相對於半導體、白酒等行業,目前光伏行業的估值仍處於中等水平,並不存在明顯泡沫。
光伏概念股先導智能市盈率為104.28倍;而正泰電器市盈率則為21.02倍,在數字上有明顯的差距。
對此,有資深券商分析師向記者分析,先導智能主要業務是鋰電池設備,光伏業務在其內部佔比較低;正泰電器也不是純做光伏業務,光伏業務佔比約為40%,因此對各個公司的估值、市盈率都會產生不同影響。
“市盈率、估值與整個市場的波動有聯繫,不能簡單的説高估還是低估,從目前總體來看,對比各個行業,光伏行業的估值處於中等水平,不過高也不過低;”上述資深券商分析師還分析,從目前情況來看,光伏主流標的估值和未來成長性還是比較匹配的,有些估值較高的光伏概念股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光伏標的,機構在進行投資時也會剔除。
而從隆基股份與通威股份股份看,兩家公司的市盈率也分別僅為53.27倍和45.44倍。
在政策的利好下,大多數券商公司也紛紛給出光伏公司們買入評級,光伏行業的高景氣週期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