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一月之內三次出手,中石化為何看中光伏生意
格隆匯 01-08 09:46

作者:錢瑜 濮振宇

來源:北京商報

從建成光伏發電項目,到投資光伏新材料企業,再到董事長帶隊訪問光伏產業龍頭,近一個月來,中石化對光伏產業上下游進行全面佈局。從官方表態可以看出,中石化此番動作背後是其轉型的強烈需求。不過,中石化想在高速增長的光伏產業成功立足,也並非易事。目前,全球多方資本均已瞄準光伏領域,光伏產業的競爭也在全面升温。

上下游全面佈局

近日,中石化宣佈旗下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資本”)投資入股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佈局光伏發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

這並非中石化近期針對光伏產業的首個動作。2020年12月8日,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到訪全球最大光伏太陽能單晶硅棒和硅片製造商隆基股份,並表態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與隆基股份的交流,共同在清潔低碳發展方面進行探索。

就在到訪的同一天,中石化還宣佈旗下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王崗採油管理區1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完成。而在未來,中石化還計劃在勝利油田建設100MW的光伏電站項目。

“中石化其實早就涉足光伏領域,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加油站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與之前不同,此次中石化不再僅侷限於下游光伏項目,而是開始涉足上游光伏材料領域。這意味着,中石化不只想當光伏產業的終端客户,還希望成為掌握話語權的光伏產業新‘玩家’。”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資料顯示,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光電轉換產業鏈被稱為光伏產業,光伏發電屬於清潔能源,光伏產業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製造等環節。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中石化加碼光伏產業背後是其轉型的需求。我國已經提出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距離2060年還剩40年,這個時間不算長。作為國有企業,中石化響應政策號召,逐漸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和投入。

中石化相關負責人吿訴記者,中石化未來的發展格局為“一基兩翼三新”,具體來説就是,以能源資源為基礎,以潔淨油品和現代化工為兩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重要增長極。

張玉卓曾表示,“低碳環保和綠色發展已在世界各國普遍形成共識。目前,全球主要傳統能源企業紛紛開始轉型探索。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中石化也提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的願景目標”。

“大象”轉身

儘管張玉卓強調中石化轉型是為了實現低碳環保和綠色發展,但事實不止於此。宋清輝表示,無論是從短期來看,還是從中長期來看,中石化所依賴的傳統石油業務都面臨着不小的壓力,這也是中石化面向清潔能源領域轉型,挖掘新增長點的原因之一。

2020年,受疫情衝擊需求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下跌,2020年4月20日紐約WTI原油5月合約臨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負值。受此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高達228.82億元。2020年三季度,在壓縮成本的努力下,中石化才得以扭虧為盈。

進入2021年,國際油價走勢仍然充滿挑戰與變數。國際能源署在一份報吿中稱,2021年上半年原油供需有望基本保持平衡,但如果歐佩克計劃持續增產,現有庫存積壓或將持續至2021年年底,這將成為市場動盪的一大因素。

從中長期看,作為石油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走高的情況下,汽車行業對石油的依賴正逐步降低。2020年前11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0.9萬輛,滲透率近5%。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要達到50%。

放眼全球,多國已經公佈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其中挪威、雅典、羅馬均計劃2025年及以前便禁售柴油車或汽油車,德國、荷蘭、英國也計劃在2030年禁售汽油、柴油車。

作為市場佔比最大的一類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沒有內燃機,車主不再需要消費成品油,這對中石化而言顯然不是好消息。與國內另一石油巨頭中石油相比,中石化的業務結構更偏向中下游,成品油銷售業務的佔比也更高。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對外銷售石油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及其他精煉石油產品)實現的收入為5490億元,同比降低26.1%,佔總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的比重高達53.1%。

激戰“紅海”

清潔能源涵蓋範圍非常廣泛,為什麼中石化會看中光伏?在業內人士看來,光伏產業發展前景較好,有更充足的市場空間承載中石化這種巨頭企業的轉型需求。而且,石油企業具有發展光伏產業的空間資源稟賦,可發揮產業鏈協同優勢。

據瞭解,經歷多個低谷期後,我國光伏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期。2018年5月,在國內光伏企業在高補貼下快速發展多年後,發改委發佈“531”新政,嚴格限制光伏補貼規模,部分光伏企業由於成本壓力而出局。

2018年9月,隨着歐盟結束對華“雙反”調查,國內光伏企業紛紛佈局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66.6GW,佔產量的比重為67.5%。

2020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下,國內光伏產業仍然實現了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國內87家光伏上市公司中有50家企業實現營收增長,佔比接近六成;共有74家企業實現淨利潤增長,佔比更是超過八成。

面向未來,針對光伏產業新的支持性政策也有望出台。2020年12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透露,“十四五”期間國家能源局將推進一批示範項目建設,推動“光伏+儲能”、光伏制氫、光伏治沙、光伏直供等新產業新業態,並實施一批行動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看中光伏生意的不止中石化一家,中石化未來的對手並不少。目前,從國外的道達爾、殼牌,到國內的中海油、國電投、華潤、中核,石油企業、煤炭企業、核電、互聯網等業外企業都已瞄準光伏,跨界動作頻頻。近日,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國投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便籤署合作協議,聯手佈局光伏產業。

除競爭對手林立外,光伏產業的發展也存在不確定性。林伯強表示,從產業鏈和技術層面看,光伏產業想持續快速發展,還需要解決一些難題。“光伏發電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存在不穩定性。隨着市場份額增長,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給電網運行帶來的衝擊也會更為明顯,產業界能否解決好這一問題,並同時控制好成本,都是行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説。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