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豪科技已經喜提三連板,總市值也即將邁入百億大關。
第一次漲停發生在11月23日,隨後公司24日公告重大資產重組停牌,12月8號復牌後開啟了一字連板。涉及資產重組的利好股價連續上漲,這並不意外,但大豪科技爭議。
一、疑有內幕交易
備受爭議的主要原因是大豪科技在公佈重組停牌的利好前一天突然放量漲停,被市場懷疑內幕交易。
11月24日晚間,大豪科技發佈重組停牌公告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一輕控股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並向京泰投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紅星股份45%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大豪科技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100%的股份。
然而,該公告披露的前一個交易日,大豪科技突然放量漲停,成交金額達1.03億元,而其前十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金額僅3400萬元左右。當天在消息面上沒有明顯的利好,而放量漲停的第二天,公司便發公告宣佈重組停牌。因此,市場對公司涉及內幕交易的討論聲不絕於耳。
尤其是在在東方財富網的“大豪科技吧”上,“漲停後再出消息,和國聯證券一個模式!肯定通不過!”“知道內幕消息的資金提前介入了,應徹底查查。”“是利益輸送?還是知情人借別人的賬户買入?”等質疑的聲音不斷。
對此,大豪科技也做出了迴應。大豪科技表示,公司對此高度重視,經公司初步自查,未發現公司、控股股東、本次交易對方內幕信息知情人及其直系親屬利用內幕信息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形,本次重組獨立財務顧問將按照證監會上交所相關要求,對本次重組內幕信息知情人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進行自查。
在此之前,與之類似的事件要數今年9月,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因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披露前一個交易日,兩家券商股價已雙雙封漲停,被市場質疑涉嫌內幕交易。最終結果是:10月12日,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雙雙發佈公告稱,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其原因,國聯證券在相關公告中指出,由於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交易相關方審慎研究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不少市場參與者懷疑,國聯國金真正分道揚鑣的原因是源於監管層對內幕信息泄露一事的調查。大豪科技會不會重蹈覆轍呢?
二、紅星二鍋頭“借殼上市”
12月7日晚間,大豪科技併購重組方案出爐。
若此次交易完成,北京城老字號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汽水和義利等品牌將被注入上市公司,實現曲線上市。
備受市場關注的是,無疑是紅星股份旗下的紅星二鍋頭注入上市公司。紅星股份是我國第一家國營釀酒廠,最為知名的產品為歷史悠久的"紅星二鍋頭",它也是開國大典的獻禮酒,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紅星二鍋頭在北京市場都處於龍頭地位。1995年,紅星股份白酒銷量達到6萬噸,在當年國家統計局白酒市場佔有率調查中,紅星二鍋頭名列前茅。
2019年度,紅星股份的營業收入為26.38億元,同比增長7.47%;淨利潤為4.91億元,同比增長48.9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17億元,同比增長13.42%。2020年前三季度,紅星股份營收18.24億元,淨利潤2.5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5.48億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白酒上市公司2019年度營收規模相近的有伊力特、ST捨得,截止至12月8日兩家對應的市值分別為105.3億元、227.3億元。
不僅僅是“紅星二鍋頭”,“北冰洋”和“義利”同樣令市場期待。
作為很多70、80後童年記憶的消暑佳品,“北冰洋汽水”正重新煥發出活力。據悉,北冰洋在品牌恢復的歷程中快速發展,目前已基本完成對全國主要經濟圈的市場佈局,近年銷量保持高速增長。
“義利”創建於1906年,是商務部評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之一,果子麪包是“義利”的明星產品,除此之外,“義利”維生素面包、乳白麪包、自來紅月餅、黃蝦酥、紅蝦酥、威化餅乾等幾十種產品均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大豪科技的業績是連年下滑,而股價也是在下滑的業績中連續低迷。
從最新的三季度業績來看,大豪科技僅營收5.6億,歸母淨利潤1.18億元,而紅星股份營收為18.24億元,淨利潤為2.54億元。大豪科技的營收和利潤體量遠不及紅星股份,大豪科技的連年下滑的業績更是無法與紅星股份快速增長的業績相提並論(2019年紅星股份營收同比增長7.47%;淨利潤同比增長48.98%)。
在A股白酒行情如此如醉的今天,紅星二鍋頭此時借殼上市,必定引來市場的高度關注。據説,喝二鍋頭醉得更快。
既有重組失敗的風險存在,也有白酒高溢價的誘惑。這一句可以説是對大豪科技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