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客觀上利好遊戲公司。
理由很簡單,當線下活動按下暫停鍵之後,宅在家裏的人們擁有更多可支配時間,而遊戲作為消磨時間、獲取愉悦感的娛樂方式之一,成為很多人的首選。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遊戲公司的在線人數、營收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根據騰訊最新的2020年半年報資料顯示,其網絡遊戲收入增長40%至人民幣382.88億元,旗下多款遊戲表現亮眼,也帶動了騰訊股價突破500港元/股的歷史性關口。
猶如印鈔機的遊戲行業,自然吸引着大眾的目光。伴隨着5G雲遊戲的加速到來,遊戲公司2020年上半年業績狀況如何,盈利能力有沒有持續改善,個別業績暴雷的公司還有沒有競爭優勢?
為此我們將會從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負債率、貨幣資金等多個方面對目前A股上市的14家遊戲公司進行橫向對比,找出真正的A股遊戲第一股。
這一篇我們從淨利的角度聚焦,分析14家A股遊戲公司近4年的盈利能力變化。
整體來看上半年遊戲公司吃到了疫情的紅利,淨利潤表現相當亮眼。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14家A股遊戲公司的平均淨利潤為7.51億元,是2019年上半年3.26億元的2倍多,遊戲公司上半年確確實實掙到了錢。
不過令人沒想到淨利潤最高的竟然是崑崙萬維,2020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36.75億元,遠遠高於正常年份的5億元水平,也遠高於其同期17.23億元的營業收入。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收益。今年上半年崑崙萬維將持有的Grindr Inc.股權轉讓給與San Vicente Acquisition LLC,該筆交易總對價44.25億元,報告期內崑崙萬維確認的投資收益為29.48億元。
所以如果去掉投資收益,真正以主營業務的扣非淨利潤數據來衡量的話,崑崙萬維的扣非淨利潤僅為7.19億元,遠低於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和完美世界三家A股頭部遊戲公司。
僅次於崑崙萬維,三七互娛以17億元的淨利潤成為A股遊戲公司中的TOP 2。三七互娛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的手機遊戲業務收入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同比增長36.59%,帶動淨利潤的大增。
作為“研運一體”的遊戲公司,三七互娛近年着力構建“內生+外生”的雙動能研發體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成為A股中少有的業績穩定增長的遊戲公司。2018年上半年、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淨利潤8.01億元、10.33億元和17億元,始終保持着2位數的高速增長。
穩定的業績增長也讓三七互娛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半年報資料顯示,上半年外資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和國家隊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一組合大幅加倉,持股比例分別達到6.98%和1.21%,集體進入到三七互娛的前10大股東之列。
2020年上半年,三七互娛股價在業績刺激之下也一路走高,市值一度破千億。wind數據顯示,年初6月底三七互娛的股價上漲幅度達75.15%,250日股價漲幅更是高達192.79%,市值領跑A股遊戲公司。
A股遊戲公司的平均盈利是7.51億元,但是能達到這個數字的遊戲公司只有崑崙萬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和完美世界4家,換言之還有10家遊戲公司在平均線之下,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A股遊戲公司分化的嚴重性。
尤其是仍然有冰川網絡、迅遊科技、愷英網絡(維權)、盛天網絡、ST天娛5家公司的盈利水平在1億元以下,這幾家是目前A股遊戲公司中問題最為嚴重的公司,有的甚至可能熬不過2020年,比如ST天娛。
作為2015年-2017年A股併購最為活躍的上市公司之一,ST天娛(前身天神娛樂)在2018年-2019年分別鉅虧71.51億元和11.98億元,兩年虧損超過80億,2020年天神娛樂披星戴帽,開始處置激進併購帶來的債務問題,但依然面臨較大的財務負擔。
半年報中ST天娛稱,公司在報告期內整合優勢資源、聚焦電競遊戲和數據流量兩大業務板塊,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由於公司債務負擔過重,債務利息、逾期罰息、違約金等導致公司財務費用高企,難以盈利。
上半年ST天娛虧損1.8億元,是14家遊戲公司中唯一一家虧損的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賬面貨幣資金5.21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94億元、1.39億元,其他流動負債和應付債券分別為27.5億元、11.14億元。
如果下半年ST天娛業績、債務仍無起色,等待它的命運或將會和樂視網一樣:黯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