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 8 月 19日丨中材科技(002080.SZ)披露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87億元,同比增長25.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40.87%,各項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一)風電葉片
報告期內,中材葉片搶抓市場機遇,快速佈局新產品產能,大力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多舉措穩定關鍵材料供應,進一步鞏固主要客户戰略合作關係,銷量大幅攀升,毛利率不斷提升,銷售風電葉片4,588MW,實現營業收入32.7億元,淨利潤3.9億元。產能佈局方面,推進實施錫林工廠技術升級、阜寧工廠增產擴容等項目,實現了產品結構在兩海、陸上的全面覆蓋;新產品研發方面,開展了12項70m/80m級別葉片的自主開發及聯合開發,推出國內2.5MW系列的主流明星產品SI68.6B,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最大的海上全玻纖葉片Sinoma85.6在福建興化灣順利完成吊裝;新材料應用方面,受疫情影響芯材供應緊缺,公司迅速開展PET材料替代,目前已在4款主流產品上批量應用;生產效率方面,加速推進後固化工藝優化、免試合模、一次粘接等工藝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穩定72m級別以下產品單模24H產出效率;質量管理方面,對標LM/TPIC等國際一流企業,逐步打造具有公司特色的W-QMS質量系統,在各工廠逐步完成實施,實現管理、工作、產品的標準化;國際化方面,通過定製化開發深度綁定大客户,得到國際一流客户的充分認可,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然保障國際客户的供貨需要。
(二)玻璃纖維
報告期內,泰山玻纖密切研判、快速反應、主動適應,積極調整市場結構與產品結構,打出“疫情國內外地域差”策略,效果明顯。1-2月份國內發貨受阻,搶抓國際訂單,抓住國外發貨短暫窗口期,出口同比增長40%;3月以來外銷開始下滑,把握風電行業高景氣度,加強內銷力度,成功抵禦價格低位衝擊,經營業績實現逆勢增長,銷售玻璃纖維及製品45.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淨利潤4.8億元。產能佈局方面,泰山玻纖滿莊新區F07線年產9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和F08線年產4萬噸耐鹼玻璃纖維生產線分別於5月和7月點火,至此滿莊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8條先進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隨着水性新材料、復材以及濕法氈等項目陸續建成,滿莊新區工廠將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玻璃纖維智能製造生產基地;產品結構方面,緊跟市場趨勢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深耕風電、熱塑、工業細紗等領域,搶抓高毛利產品市場;技術創新及新產品開發方面,新投產的F07/F08線,從窯爐設計、原材料配方、鉑金漏板到智能化手段均實現全方位升級,綜合技術經濟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HMG等高強高模風電產品及織物佔比大幅提升,5G通信用材料低介電纖維進入量產階段,銷量增加。
(三)鋰電池隔膜
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池隔膜產業狠抓業務協同和國內外市場開拓,市場份額逆勢提升,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海外銷售佔比約15%。市場開拓方面,國內戰略客户供應份額穩定在40%以上,出口銷售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韓國客户已實現批量供貨,日本客户合作推進順利。產能佈局方面,加速中材鋰膜二期項目以及湖南中鋰產能擴建項目建設,迅速釋放產能。客户認證方面,克服疫情影響,綜合運用網絡、遠程視頻等方式加速海外客户對公司生產基地生產線認證。新產品研發方面,7um濕法隔膜在行業率先實現量產量銷,中短期將進一步引領市場;5um濕法隔膜已開發成功。質量管理方面,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及裝備、國際標準的質量管控系統及後端質量檢測,公司產品在厚度一致性、孔隙率、熱收縮、拉伸強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以及微孔尺寸和分佈的均一性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