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帶嗨A股!蘋果財報超預期!5G手機卻“難產”了…
格隆匯 07-31 20:40

隔夜美股也是不平靜。

雖然美國二季度GDP創上世紀40年代以來最大降幅,使得昨晚市場一度恐慌下跌,但在以蘋果為首的科技巨頭紛紛曬出的超預期財報刺激下,美股竟然還是穩住了。

昨晚蘋果股價也漲至384.76美元,最新總市值16677億美元,且現在盤後又大漲超了6%。

行情來源:wind

受到蘋果業績的驅動,今日A股市場蘋果概念股飄紅一片,多股漲停。

行情來源:wind

在疫情的陰影下,本季度蘋果的腰板堅挺得真是令人意外!

受益於疫情需求

具體來看,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實現營收596.85億美元,同比增長11%,高於分析師預期(523億美元);淨利潤為1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12%;每股收益2.58美元,同比增長18%,高於分析師預期(2.07美元)。

同時,蘋果宣佈了1拆4的拆股計劃,這是蘋果的第五次拆股,將於8月31日開始按照拆股價格交易,或將對於市場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且對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施以重要影響。

而究及本次蘋果財報超預期的原因,或許只能用“成也疫情,敗也疫情”來形容。

要知道新冠疫情的突發打了市場一個搓手不及,即便是科技大佬蘋果也不得不暫時關店“養精蓄鋭”,而這對其發佈且銷售產品明顯帶來了負面衝擊。

美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情況

數據來源:推特

但儘管疫情形勢依舊嚴峻,但其增長機遇點的潛力也被放大了出來,即疫情帶來了線上業務的需求增量,進而使得個人消費電子需求空間得到進一步釋放,於是在新品迭代的驅動下,其電子產品銷量的走高得到助力。

從細分業務來看,本季度iPhone營收264.18億美元,同比增長1.66%,高於市場預期(223.7億美元);Mac業務營收70.8 億美元,同比增長21.63%;iPad業務營收65.82億美元,同比增長31.04%;可穿戴、智能家居和配件業務營收64.50億美元,同比增長16.74%。

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推特

顯然,蘋果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疫情對其的猛烈衝擊,Mac和iPad業務重回增長便是例子,但這一樂觀趨勢未必長久,蘋果再一次沒有給出下季度財報指引,或也在側面上揭示了其業績的不確定性無法忽視。

手機業務”壓力山大“?

畢竟其核心產品業務——iPhone業務還有所承壓。

先看最新釋出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784億部,同比下降16.0%。

疫情時期,這一降幅也無可厚非,但主要手機廠商的分化表現就比較有意思了。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

數據來源:IDC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華為成功登頂,出貨量5580萬部,但同比下降5.1%;三星緊隨其後,出貨量為5420萬部,同比下降28.9%;而在市場行情普遍陷入疲軟的現狀之下,蘋果逆勢同比上漲11.2%。

這一上漲看上去着實很吸睛,但其銷量的增長原因除了主要依賴iPhoneSE的發佈之外,還在於近期頻繁的打折促銷。

“蘋果第三財季大中華區淨營收為93.29億美元,同比增長2%...iPhone第二季度中國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300萬部,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225%,遠超其它品牌。”——CINNO Research

2020年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的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沒錯,蘋果也低下了它所謂的高貴的頭顱,試圖以價格換份額,試圖渡過這一市場困境,但只是靠打折贏得的用户粘性這一策略或許只是“望梅止渴”,畢竟市場目前對其5G手機的發佈更為感興趣。

而該季度,無論是高通的“劇透”,還是蘋果的“透口風”,都已然表明了:首款5G機型iPhone 12將繼續“姍姍來遲”。

市場上披露的5G新產品的參數情況

數據來源:推特

這對本就在5G手機研發上“掉隊”的蘋果來説,並不是個好消息,畢竟隨着華為等廠商的5G手機滲透率不斷提高,市場究竟會拿出幾分耐心選擇投向蘋果的懷抱也使人存疑。

“iPhone 12的發佈對於第四季度財報來説至關重要,如果推遲發佈一個月,就意味着蘋果營收將減少7%,盈利將減少6%,這將令本來就已不甚明朗的前景更加暗淡。”——高盛

“蘋果税”繼續惹爭議?

此外,蘋果始終置身於反壟斷調查的漩渦之中。

長達一年有餘,數百小時的訪談以及130萬份圍繞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內部文件背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其中,蘋果的爭議點在於——“蘋果税”,在這一點上受到了不少人的“口誅筆伐”。

“這一概念於2017年提出,在蘋果的規則下,凡是在App內購買的項目,蘋果都要抽30%的佣金,且必須走蘋果支付渠道...2019年,App Store中的交易金額達到5190億美元。”——公開數據

對此,庫克他再次強調,蘋果公司不是個壟斷企業,且認為iPhone在智能手機中也不佔主導地位;同時,他將App Store比作一家高大上的百貨商店,他們有權利精心為用户選擇最好的產品服務。

“如果説蘋果是一個看門人,那麼我們所做的就是把大門開得更大。我們希望儘可能地讓所有應用在App Store上架,而不是擋住他們。”——蘋果首席執行官Tim Cook

而這一調查報告將於8月中下旬釋出,這便意味着:倘若監管力度有所收緊,蘋果或為此不得不調整其業務模式,而這或將對其多元化戰略的重要一環——服務業務的規模擴容帶來不小的影響,進而影響盈利能力。而本季度蘋果服務業務淨銷售額為13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85%,營收增速已有所放緩。

結語

整體來看,本次蘋果業績超預期算是打了看空情緒的臉,頗具韌性,畢竟在消化疫情打擊的同時,激增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使得其基本面得到了市場的正向反饋。

但這並不意味着蘋果可以“高枕無憂”。從其沒有提供季度指引就可以看出,該公司依舊保持較為謹慎保守的態度,畢竟整體業績的走勢與疫情依舊緊密相關,尤其在美國疫情並未平穩之際,人們的消費信心或進一步有所抑制,進而影響其銷售情況。

一方面,iPhone的延遲發佈或將直接使得iPhone銷量有所承壓,其他產品的增長熱度能否延續也存在變數;另一方面,來自服務業務的增長進程或在反壟斷調查之下有所放緩,不利於其長久的多元化佈局。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