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元也
來源:中國基金報
A股今日迎來第38家券商。
6月3日,作為唯一一家山東省屬券商,中泰證券成功登錄上交所,成為A股第38家上市券商。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證券也成為繼中銀證券之後,今年第二家登錄A股的券商。
6月3日,中泰證券成功登錄上交所,成為A股第38家上市券商。而在此前的4月17日晚間,證監會剛剛核發了中泰證券IPO批文。從去年12月19日成功過會到順利上市,中泰證券只歷經了半年的時間。
中泰證券最新公佈的招股説明書顯示,此次公開發行數量為69686.26萬股,發行價格為4.38元/股,募集資金總額30.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證券目前仍存在淨資本規模有待提高、收入結構尚待優化的問題。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淨資本為224.14億元,2018年行業排名19名,在大型證券公司中排名靠後,且低於公司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排名。可見,淨資本制約了公司資本中介業務、資本投資業務及其他創新業務的發展。
據瞭解,此次公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計劃重點使用方向包括加大資本中介和資本業務投入、促進證券經紀和投資銀行業務轉型升級、支持子公司業務發展、加強風控合規能力和信息技術系統建設等。
今日開盤,中泰證券股價瞬間被封漲停板,達到上市首日漲幅限制,截止今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6.31元/股,漲幅高達44.06%。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收盤,中泰證券公司市值達到了439.7億元,排在A股上市券商第17位,超越了目前一半以上的上市券商。
中泰證券董事長李瑋表示,A股上市將是中泰證券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有利於公司提升資本實力,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助力公司衝擊行業第一方陣。
中泰證券的前身是齊魯證券,成立於2001年5月。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中泰證券有九個年度在中國證監會組織的分類評價中被評為A類A級及以上券商,其中兩年為A類AA級。
來看看公司經營情況。
2019年,中泰證券實現營收97.09億元,同比上漲38.2%,實現淨利潤22.94億元,同比大漲114.37%。
中泰證券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2019年股基日均交易量以及客户保證金同比增長較大等因素,公司經紀業務佣金和利息收入增加;此外,公司2019年股票和債券主承銷規模同比大幅增長以及受A股走勢回穩、債市利率震盪下行的影響,股票、債券價格上升,公司投行以及權益類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與此同,隨着A股走勢回穩,信用業務減值風險得以緩解,信用業務減值損失同比明顯減少。
不過,儘管去年業績有所好轉,但從2016年-2018年的情況來看,中泰證券均處於連年下滑狀態。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泰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3.47億元、81.69億元和70.25億元,同比下降44.52%、2.14%、14%。同期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為25.33億元、18.96億元和10.70億元,同比下降58.41%、25.16%、43.56%。
從收入結構來看,經紀業務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最大。2019年,公司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為24.32億元,佔比達25.05%,而同期投行和資管的收入佔比則分別為11%和4%。
不僅如此,2016-2018年,中泰證券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為28.18億元、20.45億元和14.58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分別為33.76%、25.03%和20.76%。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經紀業務是公司營收核心支撐,但從中泰證券的動作來看,公司已經在主動做出改變。
就在上市前夕,中泰證券開始在組織結構上做出調整,一方面,公佈了深化財富管理改革、組織架構調整的方案,另一方面對原有組織架構實施調整,撤銷了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財富管理委員會。
由此看來,中泰證券也在跟隨券業整體趨勢,探索從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
券商的上市之路從來不缺故事,中泰證券也不例外。
來看看其IPO的歷程:
2016年3月22日,中泰證券就開始啟動A股上市工作,但在首次提交招股説明書的半年後,當年9月2日,新三板企業聯科股份被股轉系統採取了出具警示函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中泰證券作為其主辦券商,因對其違規事實,未能審慎、恰當的發表意見,沒有做到勤勉盡責,全國股轉公司對其採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隨後的9月6日,因涉嫌違反證券期貨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中泰證券進行立案調查;
時隔三年,2019年5月,中泰證券更新招股書,準備重啟IPO,隨後卻捲入寧波投資人5.5億債券違約風波之中;
2019年11月6日晚間,在發審會前夜,鑑於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中泰證券被取消上會審核。當時據媒體報道稱,取消審核是因為監管部門曾收到舉報材料,需要按照程序進行核查。
2019年12月19日,中泰證券成功過會。
2020年4月17日晚間,證監會核發中泰證券IPO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