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AI芯片龍頭公司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過會,將成為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的消息引發市場一陣轟動。
資料顯示,寒武紀是中科院計算所下孵化的AI芯片研發單位,團隊曾參與研發國產"龍芯"芯片,是AI芯片行業的扛把子公司,產品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公司拿下了華為等一線客户,實力受到市場認可。
同時,寒武紀的股東包括阿里巴巴、科大訊飛、聯想以及TCL等國內科技巨頭,並且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國務院代表的政府資本亦有參與,背景可謂來頭顯赫。
業務模式上,寒武紀主營是應用於各類雲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的AI芯片研發、設計與銷售,是國際上少數能夠為雲端、邊緣端、終端提供全品類系列化智能芯片和處理器產品的企業之一。
截至目前,寒武紀雖然營收增長迅猛,但規模還是較小,因此還是處於虧損燒錢狀態。
不過,除了寒武紀,在Ai芯片相關領域A股還有不少重磅玩家,其中:
海康威視:擁有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2019年研發投入高達54.84億元。
兆易創新:旗下上海思立微公司為國內市場領先的智能人機交互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以觸控芯片和指紋芯片等新一代智能移動終端傳感器SoC芯片為主。2019年研發投入3.63億元。
四維圖新:公司在數據雲、內容服務、車載語音、手機互聯、導航軟件、地圖數據的車聯網全產業鏈有佈局。是A股中唯一的“高精度地圖+車規級智能芯片”的上市公司2019年研發投入11.9億元。
中科曙光:在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公司已打造出完整的人工智能計算產品線,支持適用於不同應用場景的多種芯片。2019年研發投入11.9億元。
不過,寒武紀獲得過會的消息並未對今日的行業概念股產生明顯刺激,早盤時段上述幾家概念股漲跌互現,且波動並不明顯。
有分析認為,隨着美國對中國的芯片產業設卡的力度和範圍加大,倒逼國內的芯片產業自主升級研發,衝擊芯片替代的需求更急迫切,同時國家層面也對此給予了政策及資金面上的大力支持,目前的國家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基金二期也已經陸續進行投資,同時包括科創板在內平台的上市開綠燈等,對芯片產業來説目前是最好的黃金髮展時期,未來這些已經在大力投資研發的企業中很可能會成長出一些實力能對抗的偉大芯片公司。
業績方面,海康威視1季度營收94.26億元,同比下滑5.17%,淨利潤14.96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59%;兆易創新1季度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76.51%,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23.24%;中科曙光1季報營業收入20.53億元,同比下滑8.42%,淨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15.77%;四維圖新1季報營業收入3.95億元,同比下滑24.4%,淨利潤為-0.73億元,同比下降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