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兒童零食標準出爐!6000億元市場規模下,這一行業潛質幾何?
格隆匯 05-18 17:24

5月17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正式發佈《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據悉這是國內首份關於“兒童零食”的標準,對於兒童零食相關企業在研發應用、生產方面有很強的指導性。

這一份文件中,兒童零食概念獲得明確定義,兒童零食多個維度的標準被制定,具體包括:明確兒童零食的定義,對食品安全營養進行規定,對工廠提出了物理安全性要求,在污染物方面提供數據和限值以及微生物限值等。

( 數據來源:快決測兒童零食報告)

與此同時,當天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還發布了《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指出了我國兒童零食市場的極大市場潛力。

白皮書寫到,花旗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零食銷售額高達6050億美元,而零食市場最大的“金主”之一就是兒童。而中國兒童產業中心公佈數據也顯示,80%家庭中兒童支出佔家庭支出的30%至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1.7萬元至2.55萬元,兒童消費市場每年約為3.9萬億元至5.9萬億元。其中,零食便是兒童的日常消費中一項重要支出。

頻頻動作之下,兒童零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資本市場活躍起來了。

5月18日,專攻兒童奶酪市場的妙可藍多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其股價大漲8.85%,報於36.9元,成交額3.31億元,最新總市值為151億元。而尤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以來,其股價累漲超342%。

(行情來源:wind)

另外,此前宣佈進軍兒童零食市場的良品鋪子股價也大幅拉昇,截止收盤其股價大漲5.22%,報於74.6元,成交額為5.18億,最新總市值為299億元。

(行情來源:wind)

1.朝陽特徵顯著的兒童零食產業

2020年初當新冠疫情飛到零食行業面前,休閒零食憑着其特有的“宅文化”屬性走紅了。

據阿里系平台數據統計顯示,休閒食品行業1-3月份銷售額193.2億,同比增長16.84%創近3年新高。而將時間線拉長一點,在2018年達到7823億元市場規模的休閒零食,在2020年預計可達到9650億元,2021年有望突破萬億。

(圖片來源:萬聯證券研報)

從上可知,即便疫情限制了線下的零食購買需求,但也抵擋不了人們在線上“買買買”的剁手動作,可以將其美之名曰“吃貨的力量”。

而在零食界的江湖風雲中,還存在一個容易被忽視但實則潛力無限的一則分支,它就是——兒童零食。隨着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和經濟能力逐漸提高,家長對下一代健康和發展越來越重視,兒童零食市場大有可為。

一方面,龐大的兒童人口數醖釀了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

據我國人口統計年鑑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年末0-4歲、5-9歲、10-14歲、兒童分別佔2018年年末人口總數的5.89%、5.53%和5.44%,0-14歲人口數高達2.35億,龐大的兒童人口數醖釀了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兒童食品市場迅速崛起。同時,在這個前提上,家長也十分捨得為孩子花錢。在我國,80%的家庭中兒童支出佔家庭支出的30%-50%,家庭兒童年平均消費為1.7萬-2.55萬元。

因此,據《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兒童食品產生了逾5000億的市場規模,而在2020年預計突破6000億市場規模。

(2011-2020年中國零食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

另一方面,兒童零食市場預計將成為休閒食品市場新的發力點。

據QYResearch發佈的《2018年全球兒童零食市場研究報告》,預計從2019年到2023年,兒童零食市場預計將以10%到15%的複合年增長率穩定增長。尤其在中國,未來隨着二胎政策的深入,預計未來我國的兒童數量還將持續增加,對應的兒童零食市場將大有可為。

前文已經提過,2020年休閒零食市場有望達到9650億元,2021年有望突破萬億。在這個市場規模下,已出現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但隨着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褪色,休閒零食的線上收入增速逐漸變緩,三大巨頭博弈之下急需尋找下一個增長動能。

在這個背景下,兒童零食市場成為休閒食品市場新的發力點。截至2020年3月,良品鋪子已推出86款兒童零食,從2020年1月銷售數據來看,這一板塊同比增長65%。2020年4月,三隻松鼠也加速佈局細分市場步伐,在其發佈的公告中明確提出,未來將持續打開快速食品、嬰童食品等品類成長空間。

顯而易見,在人口紅利的助力下以及頭部企業紛紛佈局下,兒童零食市場已經迎來了其“最好的時代”。

2.吃透市場利好的妙可藍多

事實上,關於兒童零食市場究竟會掀起多大的“風”,我們看妙可藍多的發展曲線就可以知道一個大概了。

據瞭解,妙可藍多創建於2001年,前身是廣澤乳業有限公司,創始人為柴琇女士。主營業務涵蓋三大板塊,即液態奶、乳酪及乳製品貿易,主要產品包括馬蘇裏拉奶酪、奶酪棒、鱈魚奶酪、手撕奶酪、新鮮奶酪、奶酪風味酸乳、芝士片等。2016年,其以廣澤股份為名借殼華聯礦業上市,一舉獲得了“奶酪第一股”的稱號。

就目前而言,我國奶酪行業雖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具有體量小的弱點,但實際上其發展增速極快。

據Euromonitor數據統計,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已從2004年的4.0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65.49億元,CARG達22.04%。雖然近年來乳製品行業整體增速有所下行,但奶酪行業規模增速仍然保持在15%左右的快速增長,領跑乳製品的各品類,發展潛力極大。

(圖片來源:開源證券)

在這其中,妙可藍多靠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屬性,吃透了奶酪行業的紅利。

據財報顯示,2019年,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17.44億元,同比增長42.32%;實現淨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80.72%;其中,奶酪板塊實現收入9.21億元,同比增長102.20%,連續四年翻番。

而在近期公佈的2020年一季報中,即使在疫情期間,妙可藍多也實現了逆勢上漲——2020年Q1實現營業收入3.95億元,同比增長32.66%,其中奶酪業務貢獻營業收入就達到2.7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0.1億元,同比增長319.11%。

(數據來源:wind)

然而,隨着妙可藍多在資本市場過的愈發遊刃有餘,其創始人柴琇則變得“不安分”起來。據瞭解,柴琇聯合財務總監、董祕白麗君,挪用上市公司鉅額資金幫助柴琇丈夫和女兒公司“紓困”,並因此對2019年第一季報、半年報和三季報進行財務造假。

基於此,妙可藍多、柴琇和石麗君收到了上海證監局的警示函,遭到資本市場的質疑和批評,柴琇甚至被稱為“資本忽悠大王”。

然而,即便妙可藍多風評有待改善,但蒙牛還是一如既往地選中了它——2020年1月,妙可藍多發佈公告稱,蒙牛以每股14元的價格受讓轉讓方直接持有的妙可藍多2047萬股,總價款為2.87億元,佔妙可藍多總股本的5%。同時,蒙牛還增資4.58億元入股其全資子公司吉林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不顧外界議論仍堅持入股妙可藍多,正是看中了其奶酪市場潛力。而另一方面,即便妙可藍多深受主流媒體和乳業人士的質疑,但其也仍擁有一批力挺它的忠實“股民”。

基於上述市場對妙可藍多的看好,可以看出,兒童零食市場掀起的這一陣“風”的威力將會有多強。

結語

不得不説的是,雖然兒童零食市場是一塊亟待開拓的“藍海”,但是這一行業仍存有許多避無可避的詬病。

據《白皮書》顯示,目前的兒童零食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既有專為兒童研發的高端零食,也有高鈉高脂肪的不健康零食,甚至是三無產品的“辣條”類零食。在零食品類方面,多為糖果、餅乾、膨化等大眾零食,與成人零食沒有明顯的區別,產品定義較為模糊。

由此可知,從某種程度來説,前文所提到的兒童零食標準可謂是專門給無序的市場打造。一方面,提高對兒童零食標準化,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另一方面,該標準也為這片千億級的“藍海”市場,設立了競爭遊戲規則,為淨化不良競爭手段提供了依據。

而結合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來看,一些兒童零食概念股會在這一輪市場完善調整中的獲得一些利好,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以及早有所佈局的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