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疫情之下,如何把握科技電子股的機會?
格隆匯 02-10 17:06

格隆匯2月10日丨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資本市場卻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尤其是創業板指數,從鼠年開市第2天大幅反彈之後,連續飄紅,讓投資者大呼看不懂當下狂熱的市場。

據統計,創業板指數5日暴漲超過14%,創下3年新高。創業板是中小科技股的重地,大盤相較此前創下新高,難道新冠疫情真的就不影響科技股,尤其是電子產業企業的經營了嗎?

我想,現在的市場還是太過樂觀了。

一、疫情下的電子業

1月20日,院士鍾南山明確對媒體表示,新型冠狀肺炎肯定會人傳人。此後,全國拉開了疫情的阻擊戰。

目前,疫情持續爆發的勢頭已經被控制了下來。據國家衞健委,截止2月9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病例40171例,昨日新增3062例,其中除湖北外的省市共計新增444例,已經是“6連降”。

從以上走勢圖可知,疫情並沒有失控,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放鬆警惕,因為返城大軍要來了。

最近幾日,在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成都等諸多城市之後,首都北京也發佈十條疫情防控通告,嚴格小區封閉管理。今天上午,上海疫情防控也發佈消息稱,全市1.3萬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

從以上消息來推斷,全國大範圍復工在2月10日算是落空了,大概率還要等待一個星期。這在需要人力的電子企業表現尤為突出。

富士康原本計劃2月10日復工,但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據媒體報道,該計劃遭到了擱置。

據悉,衞生官員擔心富士康深圳工廠的飯店和宿舍中的空氣流通不良以及使用中央空調會加重感染傳播風險,富士康國內最大的iPhone工廠鄭州工廠,也取消了相應復工計劃。

其實,不僅僅是富士康。據昨日天風證券電話會議紀要:

大族激光:公司總共1萬3千人,大概10%是湖北籍,整體對公司業務開展影響有限,明天開始公司復工,明天開始大概能恢復到3-4成,下游需求比較迫切,需求沒有推後。

欣旺達:下游客户的需求並未改變,今年是手機大年,電子消費品會有大增長,我們沒有看到客户調減訂單的情況,目前生產情況招工會有一些影響,目前還有一些存貨,出口渠道是正常的,印度工廠生產沒有停工生產穩定。

東山精密:我們主要基地比如鹽城珠海都是本地員工,且都不是重災區,影響有限。對於2020年目前看新產品的影響很小,只要疫情能夠短期控制住,全年看影響很小。

從以上紀要以及邏輯推斷可知,進一步延遲復工對於電子產業的影響其實是不小的,尤其是第一季度。

當然,今日的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反應這方面的利空因素。我們首先看蘋果產業鏈,精測電子、東山精密、環旭電子、工業富聯等均跌超2%。

再來看華為產業鏈,其資本表現同樣冷淡。其中,新綸科技、匯頂科技、晶方科技均重挫超過8%,耐威科技、聞泰科技等紛紛下跌。

、投資應對之策

其實,除了復工以外,疫情對於電子業企業還有原材料、運輸、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影響。

尤其是市場需求,對於電子細分領域--手機產業鏈影響可不小。

從1月20日開啟的全國防控疫情,到2月17日可能的大範圍復工,已經差不多有1個月之久。甚至有的企業已經推遲到2月底復工,對於人們的收入產生了不小影響。

而手機作為可選大眾消費,不是生活必需品,想必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衝擊。即使在疫情期間,收入沒有受到影響的人們,在之後對待可選大額消費,仍然會比較慎重,不可能當疫情沒有發生過一樣。

從這個角度來看,手機產業鏈的企業在一季度業績將面臨巨大壓力,甚至可能會衝擊二季度。

另外,電子細分領域—5G通訊設備產業鏈,影響可能會小一些,但疫情的衝擊影響肯定是存在的。

短期來看,相關電子業企業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動力,反而要留意一二季度業績的可預期增長下滑。

但是,中長期來看,5G手機產業鏈和5G設備產業鏈的投資機會還是不小的。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最新消息,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達到了14.12億台,同比2018年減少4400萬台。在中國市場,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69億台,同比減少約2700萬台。

寒冬之下,在中國市場,華為去年出貨量比2018年增加3720萬台,逆勢暴增35.5%。而其他廠商,比如蘋果、小米、OPPO、VIVO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4G手機出貨量下滑,5G還沒有跟上。據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Analytics報告,去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870萬部。其中,華為以690萬台的5G手機出貨量,佔據了近37%的市場份額,幾乎所有出貨均集中在中國市場。

不過,1870萬部5G手機,僅僅佔據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的1.32%。這表明5G換機潮還沒有到來。在筆者看來,換機高潮可能會出現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

有數億台手機換代的邏輯,手機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會迎來爆發機遇,其行業投資機會不小。

5G通訊設備產業鏈,同樣孕育着巨大的需求和機遇。

去年12月21日,原工信部部長李毅在《騰訊風雲演講暨2019經濟年會》上表示,“全國要在7年時間裏建600萬個基站,要花1.2萬億到1.5萬億。大家不要以為這個事情很遙遠,其實不是,今年就要建15萬個,爭取18萬個,在41個試點城市的城區實現覆蓋。明後兩年才是高潮。”

所以,5G手機產業鏈、5G通訊設備產業鏈,未來仍然會迎來不小的投資機會,雖然在2019年已經輪番漲了不少。

如何把握行業需求爆發所帶來的機會呢?對於有經驗的聰明投資者來説,選擇龍頭個股,合理估值下佈局,當然是可取之道。不過,短時間(一季度)內佈局,面臨較大業績和股價風險。

但對於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選擇難度非常之大,最佳的策略仍然是投資指數基金。比如,前文提到的兩條產業鏈,可選擇通訊ETF、5GETF。

選擇好賽道,慢就快。

三、尾聲

5G通訊設備產業鏈、手機產業鏈,涉及到的公司數量眾多,大多個股其實不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並且,不少公司常常趁華為熱點,抬拉股價,但盈利能力一塌糊塗,投資者可要擦亮眼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於電子產業的衝擊已經發生,一季度可能會有不小影響。但在疫情之後,國家政策的發力點仍然在“新經濟”產業,高科技電子龍頭企業還會有不錯的發展機遇。言外之意,該領域藴含着不錯的投資機會。

當然,投資要穩,切不可立馬大倉位殺進去。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