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A股節後首日主要指數紛紛大跌,截至2月3日收盤,上證指數跌7.72%報2746.61點,深證成指跌8.45%報9779.67點,創業板指跌6.85%報1795.77點,兩市合計逾3200只個股跌停。
然而,在今天極度恐慌之下,素有“聰明錢”之稱的北上資金反而在逆勢加倉,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35.9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45.98億元,合計淨流入181.89億元,這也是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歷史第二大單日淨買入規模,僅次於2019年11月26日的214.3億元。
具體而言,滬股通十大成交股為貴州茅台、中國平安、上海機場、恆瑞醫藥、招商銀行、伊利股份、中國國旅、海螺水泥、興業銀行、三一重工,其中淨買額排名前三的是中國平安、貴州茅台、中國國旅,分別為23.25億元、12.83億元、5.35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深股通十大成交股則是格力電器、寧德時代、平安銀行、立訊精密、洋河股份、海康威視、萬科A、愛爾眼科、泰格醫藥、牧原股份,其中淨買額排名前三的公司為格力電器、寧德時代、洋河股份,分別為9.02億元、8.44億元、5.58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不難發現,從買入的標的來看,北上資金買入的依然是A股市場最為優質的那些公司,也就是所謂的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
事實上,中山證券的研究顯示,北向資金偏愛大消費、金融、醫藥與地產板塊的龍頭股,而近半年以來,北上資金開始逐步佈局科技板塊。
數據則顯示,28個申萬行業中北上資金持股市值位列前五的包括: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醫藥生物與非銀金融,持股市值均超千億。2019年下半年開始對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科技板塊進行加倉。
總體來看,北上資金以價值投資為主,偏愛白馬藍籌,雖調倉較為頻繁,但持有市值居前的仍然為金融與消費等板塊的龍頭企業。
(圖片來源:中山證券研究所)
從今日北上加倉的標的來看,基本也符合其一貫的風格。
而就上述淨買入額排名靠前標的今日的股價表現而言,寧德時代的表現非常強勢,上漲了3.67%;恆瑞醫藥、貴州茅台、招商銀行在大幅低開後遭遇拉昇,最終跌幅不超過5%;而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牧原股份、洋河股份、平安銀行、三一重工等個股的股價在今日幾近跌停;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國國旅則在今天慘吃跌停。
(圖片來源:同花順)
實際上,Wind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北上資金總體呈現出持續流入的趨勢。至今日,北上資金累計已流入超過萬億,其中2019年全年淨流入近3500億元。
(圖片來源:Wind)
不論是從北上資金長期以來的淨流入趨勢來看還是今日逆勢加倉的舉動來看,外資對於中國市場基本可以説是信心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A股市場近期的劇烈波動,一些專家也指出目前只是市場的短期調整,看好A股市場的長期前景。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曾表示,不論是國內宏觀經濟,還是一些子板塊,疫情造成的影響普遍為短期,經濟和產業的長期發展態勢未發生變化。因此,此次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大概率同當年SARS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一樣是短期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稱,面對疫情,雖然諸多省市延長春節假期到2月9日,但中國A股市場仍決定於2月3日如期開市。由此折射出政策當局對中國經濟和市場韌性的充分信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示,由於長假效應存在,2月3日正式開始交易相當於一次性釋放利空,市場調整將一步到位。從中長期來看,疫情不會改變慢牛長牛行情。如果市場回調幅度較大,恰恰是低吸優質股票的時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疫情比較嚴重,但是今日A股上演跌停潮的“大戲”在一定程度上是情緒面的恐慌導致的,而北上資金逆勢加倉的舉動很可能是表示了對A股後市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