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濟南前首富火了!狂拉四個漲停,竟是“白景琦”的老字號要借殼上市!
格隆匯 01-17 18:39

作者:安曼

來源: 中國基金報

還記得《大宅門》裏的白七爺嗎?他創辦的宏濟堂要上市了!!!

1月14日,ST亞星宣佈,擬以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同步走”的方式,注入宏濟堂和科源製藥各100%股權,以此“轉型”為一家制藥企業。截止到1月17日,ST亞星已經連續四個漲停。

換句話説,如果交易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宏濟堂和科源製藥的控股股東力諾投資將成為ST亞星的控股股東。

置出全部資產

宏濟堂和科源製藥“借殼上市”

根據ST亞星的公告顯示,ST亞星將以截至2020年1月31日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擬置出資產,與力諾投資持有的宏濟堂48.99%股權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擬置出資產最終承接主體由力諾投資指定。

此次交易擬置入資產和擬置出資產的交易價格尚未最終確定,產生的差價部分由上市公司以每股3.96元價格,向上述兩家標的公司的全體股東發行股份購買。

公告顯示,2019年10月31日,由於公司危險化學品生產廠區地處中心城區,ST亞星根據當地政府規劃將現有生產廠區全面停產,並預計未來3個月內無法全面恢復生產,公司股票於11月4日起“戴帽”。同時,公司也表示上市公司成長性與盈利能力不強,未來發展前景不明朗,需尋求業務轉型

為保護廣大股東利益,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上市公司擬進行本次交易,引入具有較強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的醫藥健康類資產。上述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轉型為一家制藥企業,有利於維護上市公司廣大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山東百年老字號

與同仁堂同祖同宗

眾所周知,《大宅門》主要以同仁堂樂家為原型,劇中男主人公白景琦(白七爺)的原型就是以樂家第12代傳人樂鏡宇,而劇中的白七爺在濟南創辦的黑七膠莊正式這次被收購的宏濟堂。

樂鏡宇的祖先祖籍浙江,康熙年間遷到北京創辦了同仁堂,到道光年間,同仁堂的大名已經是婦孺皆知。

(劇中的百草廳就是著名的同仁堂)

樂鏡宇是北京同仁堂樂氏家族第12代孫,也是同仁堂當時店主樂樸齋的第三房侄子,但因為他生性頑劣,最不得伯叔父們的歡心。

兒時,叔父樂樸齋曾嚴厲的告訴樂鏡宇:“將來不准你動草字頭(藥業),這行飯你不能吃;你捐個官,離我們遠點!” 樂鏡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決心,非要在藥業上幹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職工請教,潛心學醫,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樂樸齋在樂鏡宇30歲的時候,出巨資給他“買”了一個山東候補道台的位置,把他遠遠地打發了出去。

經過一番坎坷,樂鏡宇自籌2000兩白銀創辦了宏濟堂。

因樂氏家族經營的幾家藥店藥品基本相同,樂鏡宇便另闢蹊徑。1909年,他斥資2500兩在西關東流水街開辦宏濟堂阿膠廠,針對當時所產阿膠都帶有驢皮腥穢氣味的問題,與名醫研究出獨家配方,清除了阿膠原有的腥臭味,所產阿膠清香甜潤。

1915年,宏濟堂阿膠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其產品在國內暢銷,各種中藥店均由其供貨,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謂行業之冠。

百年老字號易主

曾短暫掛牌新三板

現在的宏濟堂早已不是樂家的產業了。

根據ST亞星的公告顯示,宏濟堂控股股東為力諾投資,實際控制人為高元坤。

靠50萬元起家的高元坤從日用玻璃到醫用玻璃,到太陽能玻璃,再到進入下游的太陽能行業,後來做起了光伏。

最終,2010年,高元坤控股的力諾控股借殼上市公司雙虎塗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太陽能熱利用概念股。同時,高元坤還和濟南有關方面簽約, 整合濟南國有醫藥企業和濟南五縣區醫藥公司,百年老字號宏濟堂正是此時被高元坤收歸旗下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幾年之後,高元坤達到了自己事業的高峯。在2008年的胡潤百富榜上,他以40億元的財富,成為濟南的首富。

剛當上濟南首富不久,力諾太陽出現大幅虧損,面臨退市風險。隨後,力諾太陽將所持雙虎的塗料資產置出,資產變更至力諾集團旗下。在資產置換完成後,宏發股份借殼力諾太陽。

然而,高元坤並未放棄進軍資本市場的夢想。2015年7月,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宏濟堂16.32%股權以5.5億元的對價,轉讓給上海景林景惠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易方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安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九位戰略投資者。

作為條件,如果宏濟堂2015年扣非淨利潤低於1.7億元,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應向投資方進行現金補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盡其最大努力促使宏濟堂,在2016年12月31日以前在新三板掛牌。

2016年9月成功掛牌新三板的宏濟堂,因為年報難產,在2017年7月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7日起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這距離其掛牌新三板過去還不到10個月。

山東前首富攜兩家公司衝擊首富榜

2015年8月到2018年2月,力諾旗下有特玻、科源製藥、宏濟堂和電力四家子公司掛牌新三板。

此次置入ST亞星的宏濟堂和科源只是其中兩家。

從業績情況看,宏濟堂2017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9億元、5.15億元、4.6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010.54萬元、4635.43萬元、8386.15萬元。

科源製藥2016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1億元、2.83億元、3.1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647.93萬元、4199.62萬元、4874.70萬元。

與此相對應,ST亞星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50億元、20.10億元,但淨利潤僅為2661.46萬元、310.75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ST亞星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4.07億元和1954.01萬元。

由此可見,醫藥行業比化工行業的利潤高多了,此次重組的通過概率也極高。如此一來,高元坤的個人財富將再次暴漲,再次衝擊“山東首富”的稱號指日可待。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