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亞馬遜、谷歌和蘋果公司週三達成一項罕見的合作伙伴關係——聯手打造一則智能家居新標準。
據瞭解,這項合作被稱為“基於IP的互聯家庭項目”,致力於為智能家居創建一個新的標準,人們在購買產品時就能知道是否可以與家裏的智能系統相兼容,並且這些產品是安全的。將來智能家居產品的包裝盒上會印有一個Logo,以便讓消費者知道它是否由“基於IP的互聯家庭項目”構建和支持。
(圖片來源:網絡)
從三巨頭聯手的動機來看,不難發現,它們是希望通過制定一項新標準來解決產品的兼容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奪得發展先機,搶佔市場份額。
具體來看,當前亞馬遜、谷歌和蘋果都在積極爭搶智能家居用户,但競爭本身卻給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和製造商帶來了困惑和麻煩。一方面,因為消費者在購買時,必須要先弄清楚該產品是否與其它智能家居系統能夠兼容。另一方面,製造商在生產時就要決定好產品是支持亞馬遜標準,還是蘋果或谷歌標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外巨頭正在積極打造智能家居新標準之外,國內的一些知名企業也“不甘落後”起了打造標準的念頭。其中,12月19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硬件總經理茹憶在“OPPO開發者大會”上表示,阿里將與OPPO聯手推動中國智能家居互聯互通聯盟,並指出目前眾多廠商之間的IoT協議還不能互聯互通,阿里希望打造中國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
顯而易見,根據以上巨頭們紛紛通過建立新標準來搶佔市場份額的動作來看,智能家居的“最強風口”熱度似乎又被點燃了。
朝陽特徵顯著的智能家居產業
簡單來説,智能家居,也稱為家庭自動化,它是指將家中的各種設備,如照明、音響、空調、通風機、報警器、電動窗簾、傳感器以及各種其他家電通過專用的網絡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自動控制、遠程控制、音控制和一鍵控制等功能,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適性和安全性。
(資料來源:wind)
在這其中,目前比較耳聞能詳產品主要包括了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燈、智能鎖、智能攝像頭、智能插座、空調伴侶及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單品。其中,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不過智能音箱單獨使用就相當於互聯網音箱,配合其它智能產品才能真正構成智能家居的體驗。
近年來,隨着硬件成本的下降,以及人工智能技術,5G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這一概念越來越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而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據Strategy Analytics發佈《 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報告顯示,到2019年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相關硬件、服務和安裝費用上的支出將達到1030億美元,並將以11%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的1570億美元。
(資料來源:wind)
其中,設備銷量方面,報告預測出,2019年設備銷量超過8.8億台;設備支出550億美元,佔總支出的54%,並將以10%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的810億美元。
除此之外,該報告還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有2億多家庭擁有至少一台智能家居設備;到2023年,隨着全球將有30%的寬帶家庭會使用智能家居設備,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將會再增加1億,整體市場將藴含巨大的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細化到智能家居子行業智能音箱來看,或許也更能窺出這一行業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音箱市場份額佔全球市場總份額的10%,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2018年四季度,智能音箱出貨量高達860萬台,佔年度總出貨量的40%。隨着智能音箱的持續放量,預計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銷量將超3000萬台。
(資料來源:wind)
此外,伴隨着智能音箱銷售量的增長,預計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將超7億元;預計到2020年,智能音箱銷售規模將超過12億元。
而再來看掃地機器人,隨着科技的進步,近年來掃地機器人市場增速迅猛。據奧維雲網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我國掃地機器人零售量複合增長率達49%,其增速遠超其他家電品類,2018年零售額規模78億元,零售量規模605萬台。此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差距明顯,這意味着國內市場未來還有巨大上升空間。
至此根據以上種種可知,智能家居的未來或許會是“一片星辰大海”。
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行業內普遍比較看好智能鎖、智能攝像頭和智能防火防水傳感器等維護生命財產的產品,因為其需求量及優先級大於智能音箱等生活改善型產品。其中,Strategy Analytics智能家居戰略研究服務高級行業分析師Jack Narcotta表示:
“從2018年到2023年,智能家居設備的單位銷量每年將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在預測期內,電氣設備類別的銷量領先,其次是智能燈泡。整個電氣設備也將在預測期內產生最大的收益,其次是監控攝像機。”
而結合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可知,以下優先佈局智能家居的個股或將受益於行業的快速發展,具體如下:
TPU雲服務方面,與國外Google Home和Nest為代表的智能家居應用系列可以對標的企業則有錦富技術和與中科曙光。
具體來看中科曙光,該公司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服務器及存儲產品,並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時也是中科系的上游芯片公司,和寒武紀有深度合作。
智能攝像機方面,技術比較成熟的則包含了華為麒麟970人臉識別方案提供商中科創達和智能安防監控芯片已經落地的富瀚微。
具體來看中科創達,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平台技術提供商,核心技術涵蓋了通信協議棧、深度學習、圖形圖像算法、操作系統優化和安全技術等多個方面,並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物聯網、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目前為止中科創達與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芯片、元器件、終端、軟件與互聯網廠商以及運營商等全球領先企業都擁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語音領域,則包括了在中文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領先公司——科大訊飛。
該公司是我國眾多軟件企業中為數極少掌握核心技術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之一,其語音合成核心技術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其主要業務是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為企業、政府和個人提供智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