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字路口
來源: 東方財富網
盛傳已久的白酒加徵消費税最終“虛驚一場”,但“帥不過三秒”,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2月3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税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關心的白酒税率並未調整,也沒有納入後移徵收改革試點,仍然延續之前在生產(進口)環節徵税的政策,税率為20%加0.5元/500克(或者500毫升)。此消息無疑讓市場“鬆了口氣”。
圖片來源:財政部官網
此前今年10月份,國務院曾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税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提出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税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市場普遍預期將波及白酒行業。
如今心中的石頭落地,按理説白酒股應該強勢反彈,但從白酒指數日內分時表現看,呈現高開低走的局面,收盤三分之一個股收跌。
而龍頭股茅台和五糧液也一樣,全天呈現高開低走的局面,從分時看,茅台股價甚至全天被壓制在日內平均成本價(下圖黃線)下方,表明拋壓或許未盡。
值得注意的是,從12月3日北向資金動向看,雖然滬股通呈現淨流入9.7億元的態勢,但貴州茅台卻遭淨賣出5千萬元。
在消費税政策落地後,酒業專家肖竹青表示,“這對於整個白酒行業是利好,之前也有預期認為白酒行業税收會後移到消費端,一線白酒企業溢價能力高,影響不大,但是區域性白酒企業沒什麼溢價能力,日子會很難過,現在保持不變,區域性白酒企業可以喘口氣了。”
方正食品飲料團隊指出,白酒的消費税率跟之前一樣,基本沒有變化——從價20%和從量五毛錢一斤,之前大家擔憂的税率要調整和從銷售端徵收都沒有出現,這次消費税的方案出台算是正式解除了市場的擔憂。
那麼為何迎來“利空擔憂解除”的白酒股表現任然不佳呢?綜合市場分析看,有兩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短期兑現+外資空窗期
第一種原因是有分析認為,白酒股獲利兑現還未終結,疊加外資入場節奏放緩所致。
有市場人士表示,本次白酒股調整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此前漲幅較大,部分獲利資金需要兑現。
同時對於外資抱團的白酒股,MSCI納入節奏是目前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中信建投認為,過去四年中,根據MSCI納入節奏,外資持股前50走勢可以分為三波,11月26日,MSCI第三步擴容生效後,市場再度進入MSCI納入空窗期。MSCI空窗期,擴容預期兑現,外資持股標的將被短線交易者調倉,迎來季度級別的橫盤震盪。目前市場青睞低估值高性價比個股。
原因二:未來仍有加税可能性
第二種原因是多家機構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包括白酒在內的部分高檔消費類行業依然存在加税的空間。
安信證券蘇鋮指出,徵求意見稿只屬於短期直接利好。白酒消費税改革長期看仍有必然性,但白酒消費税徵收環節後移仍具有實操難度,時間表未定。建議長期問題無需過度短期化,而且從實際效果和我們投資推薦上,並無實質性矛盾,高端頭部品種轉嫁力強,剛需品種仍能更快達成新的平衡。
中信證券也表示,預計後續改革仍將繼續推進。目前消費税改僅在幾類奢侈品試點運行,還需進行包括徵税後移具體實施的細化、對地方財政增強效應的檢驗等。我們認為,未來推廣到其他品類的節奏、落地方式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白酒由於渠道的複雜性,實現難度大、即使試點大概率排位會在煙油之後。
中信證券也認為,白酒税改落地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於弱勢品牌,名酒具有強大的轉稼能力,消費税變化對其影響小。另外,若税改實施,新增消費税將由消費發生地徵收,當地政府將更有意願加大開放力度,引入名酒競爭,有利於名酒企業加速全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