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家醫藥公司的股價崩了,爾康製藥閃崩跌停,截止發稿報6.40元/股,市值蒸發逾14億元。
爾康製藥是一家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有藥用輔料及新型抗生素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藥用甘油、藥用蔗糖、藥用乙醇、藥用丙二醇、藥用氫氧化鈉等。
從此次跌停的原因來看,是資金獲利了結,引起了大面積的拋盤,截至發稿封單19萬手,大批資金無法出逃。
從消息面來看,10月12日爾康製藥發佈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約1.64億元—1.9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35%。
對於業績的變動,爾康製藥解釋為:隨着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藥行業處於產業升級變革調整期,受醫保目錄調整、市場行情波動及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游成品藥製劑客户需求發生變化,公司根據下游客户需求變化調整銷售結構,報告期內,公司藥用穩定劑、藥用溶劑等部分藥用輔料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澱粉及澱粉囊系列產品毛利額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
在2019年的中報中,我們可以看到爾康製藥在上半年實現營收13.51億元,同比增37.07%;扣非淨利潤1.25億元,同比降40.22%;每股收益0.06元。
而在近半年來,各家機構也紛紛潛水,在過去的半年內沒有對該公司進行評級。
在這一切不正常的背後,是爾康製藥的困境與突圍。
近兩年,爾康製藥深陷違規信批被立案調查、業績造假被行政處罰、操控原料藥被罰超千萬元等負面輿論之中。
起因是爾康製藥違規信批、財務造假,爾康製藥捲入了鉅額訴訟旋渦,且涉訴案件不斷新增,因此被828個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起訴,涉訴金額為5.28億元,已經賠償了賠償損失的金額合計7030.6萬元,加上86.84萬元的訴訟費用,公司已就相關訴訟事項累計計提預計負債 7560萬元。
今年初,工業大麻概念掀起一波漲停潮,一時間,觸“麻”就漲,不少上市公司紛紛發佈與工業大麻有關的消息,還有一些公司則純屬被動。比如,昆藥集團(600422.SH)被列入工業大麻概念,只是因為其主營產品中有“天麻”,與“大麻”共了一個“麻”字,但此麻非彼麻。就連做區塊鏈的,也提出要給工業大麻賦能。
在此情況下,爾康製藥在2019年3月份,開始蹭上工業大麻的概念,宣佈與元貴資產成立股權投資基金,認購素麻生物不超過10%的股權,由此公司的股價一路飆漲,藉着一路上漲的大盤行情,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實現了股價翻倍,接下來每次工業大麻板塊異動,而康製藥都能借勢一波,而萎靡的股價奶一口。
但是,秋天一來,誰的麻田空蕩蕩一目瞭然,從同花順概念劃分來看,僅僅A股就有57家工業大麻概念的股票,而工業大麻又屬於管控行業,牌照關卡難以逾越,短期也難以有收益,爾康製藥的工業大麻的故事,已經開始不太好講了。
業績快報一出來,相比於半年報來説,公司虧損還在擴大,原形畢露。與此同時,爾康製藥這一次閃崩,還帶動了整個工業大麻概念股的整體虛弱,雲天化、恆天海龍等跟跌。
那麼,這一次閃崩之下誰在買單?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23日收盤,還有41萬户的股東,而目前還有18萬手封單排隊,下跌壓力不小。
再看一下大股東的質押情況,實控人帥放文持有公司41.44%的股票,湖南帥佳投資有限公司中包涵了其家族成員,從股權質押來看,實控人帥放文質押比例達到了97.66%,而其餘的幾大股東質押也非常嚴重,甚至達到了100%,合計質押股權數量佔到了其只有股份數98.12%。
再從10月22日的股價來看公司的估值,爾康製藥達到了116倍,遠遠高於恆瑞醫療、邁瑞醫療、藥明康德、愛爾眼科等大藥企。
工業大麻是一個好概念,也是上市公司熱衷的概念的,但是爾康製藥本身就是問題纏身,還有埋在土裏的地雷沒有爆炸,暴跌也是遲早的事,況且工業大麻作為一個新的炒作熱點,標的很少,牌照很難拿,對一個大公司的財報影響微乎其微,投資者在面對這一類股票的時候,還是多長一個心眼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