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洽洽食品(002557.SZ)發佈了三季度財報。其中,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收實現了12.32億元,同比增長37.79%,淨利潤實現了1.8億元,同比增長37.79%。總體而言,營收和淨利增速均超於市場預期,從而獲得了投資者的一致看好。
受業績超預期的利好消息影響,洽洽食品股價今日開盤直線封板,截止發稿其股價為31.89元,最新總市值為161.68億元。
(行情來源:wind)
Q3淨利潤同比增長超3成
據公開資料顯示,洽洽食品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以傳統炒貨、堅果為主營,集自主研發、規模生產、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現代休閒食品企業。公司旗下有洽洽香瓜子、洽洽喀吱脆、撞果仁、焦糖山核桃藍袋系列瓜子、小黃袋每日堅果、山藥妹山藥脆片等產品。
尤其在包裝瓜子行業,洽洽市佔率將近一半,堪稱瓜子王者和炒貨第一股。
但不得不説的是,隨着洽洽食品把目光轉移到薄皮峒、牛肉醬、薯片等拓展產品種類上,其以瓜子起家的光環就漸漸黯淡了。財報顯示,瓜子業務目前仍是洽洽主要的營收來源,但其營收佔比在近三年逐漸下降,自2016到2018年,其營收佔比從72.17%下滑至66.94%,產品毛利率增長乏力。
不過,就目前的財報來看,其瓜子+堅果雙主業又開始重新煥發光彩了。
據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2.19億元,同比增長10.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億元,同比增長32.27%。其中,洽洽食品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為12.32億元、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01%、37.79%。
(資料來源:wind)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9年1-3季度公司毛利率達到33.36%,同比顯著增長2.02%,其中Q3單季度毛利率達到35.84%,同比增長1.19%;而淨利率方面,2019年1-3季度公司淨利率達到12.49%,同比顯著提升了1.92%,其中Q3公司淨利率達到14.62%,同比提升2%。
因此,總體來看,洽洽食品公司收入增速基本符合預期,歸母淨利潤顯著超預期。在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深究其財報發現,洽洽食品業績符合預期主要歸功於毛利率提升+財務費用減少+營業外收入增加。
具體而言,財報顯示,該公司191-3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率為-0.33%,同比下降0.41%,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減少所致;1-3季度公司營業外收入5099萬元,同比增加1429萬元,其中19Q3達到2865萬元,同比增長1710萬元,主要系本期收到政府補助增加所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分產品來看似乎也來窺出洽洽食品第三季度業績“給力”的原因。
瓜子方面,今年以來,恰恰食品重點推出了藍袋系列風味瓜子、精品葵珍和皇葵系列等差異化產品,新系列價格與毛利率都相對傳統包裝瓜子更高,產品結構優化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據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紅袋取得高個位數增長,藍袋增速超過30%。
堅果方面,小黃袋系列產品已成長為國內線下第一堅果品牌,有券商預計洽洽的每日堅果系列產品19年市場終端規模可達百億,未來3年複合增速保守估計30%以上。而單看這一季度表現,似乎也表現不凡——Q3小黃袋收入增長100%左右,如期取得亮眼業績。
而對於洽洽食品這一季度的亮眼表現,有相關研報指出,在節日效應及產品營銷力度提升影響下,三季度洽洽收入增速環比顯著提升,同時公司通過推進生產自動化進一步提升了毛利水平。
除此之外,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洽洽食品的業績似乎就已有所回暖了。
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7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億元、每股收益0.435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02%、28.08%和28.32%。彼時,該公司表示,產品的推陳出新、渠道建設的不斷擴大、品牌美譽度提升及美味的口感成為業績驅動的主要因素。
擺脱了“質量事故”的陰影?
雖所當前洽洽食品業績表現還比較亮眼,但令人好奇的是,該公司是否已經真正走出了“質量事故”的陰影呢?
8月23日,廣州、北京兩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發佈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顯示洽洽食品存在黴菌檢出值超標、二氧化硫殘留量不達標等問題。
針對黴菌檢出值超標,洽洽方面回覆稱,系經銷商因春節貨源緊張,從非洽洽食品供貨渠道購入產品應急,購進時產品已經存在受潮變形、漏氣等明顯缺陷。是導致黴菌項目不合格的原因。
彼時,該消息一出,洽洽食品立馬發佈致歉聲明,同時表示有關部門的檢測方法或不適用該產品檢測才引起的質量事故。緊接着,在8月29日晚間,洽洽食品在官方微博上發佈澄清聲明,表示:
“接到北京市場監管局通知後,公司第一時間對該批次產品實施召回,同時向監管部門進行彙報;在召回產品中抽取部分樣品委託安徽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測確認,結果均合格。”
即便發起了澄清聲明,但這似乎並未消除洽洽食品投資者們的顧慮。或受“質量門事件”影響,8月30日,洽洽食品早盤大幅低開,最終報收24.24元,下跌6.05%。
值得注意的是,洽洽食品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不是近期才有。
2013年,洽洽食品再陷“臭籽風波”。據食品安全檢測網站抽樣檢查數據,洽洽食品的臭籽率接近20%,質量問題突出。2015年2月,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結果顯示,重慶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洽洽原香瓜子150g/袋因黴菌不合格。
不過,所幸的是,得益於市場廣闊的潛力和自身產品的推陳出新,洽洽食品的業績似乎並沒有受多大影響——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為12.32億元、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01%、37.79%。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休閒食品行業儘管已經發展為超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大行業,但目前仍處在中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品牌化、多元化、健康化升級趨勢明顯,其中堅果、烘焙等細分品類需求更佳。
而從機構觀點看,“吃零食”可謂是被機構強力看好。其中,東吳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消費者角度看,物質基礎影響消費能力,目前中國休閒食品人均消費107.5美元,約為美國的1/4,日本的1/2.5,未來增量空間仍很大。從消費者購買因素看,性價比始終是消費者的重要考慮因素。此外,對健康的關注也催生以每日堅果為代表的健康產品。
不過,即便如此“質量事故”作為食品行業的大忌,洽洽食品仍需要在產品推陳出新的同時,重點關注產品的質量問題,因為一旦質量問題再次發生,其現在發展勢頭比較猛的新產品必然會受到一定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