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安踏体育半年赚25亿FILA是最成功的收购?
格隆汇 08-27 10:25

一、事件

安踏体育(2020.HK)公布,营收额14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5.53亿元增长40.3%;股东应占溢利25亿元,同比增长27.7%;

毛利83.0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26亿元增长45%,毛利率上升1.8个百分点至56.1%;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7.7%至0.925元,股息占股东应占溢利的30.5%。

二、点评

安踏体育屡次遭到杀人鲸资本、浑水、GMT Research Limited等沽空机构的狙击,被攻击的重心常围绕 FILA。这次中报,安踏体育也首次披露FILA的核心数据。

整体看,从2015年起,安踏体育已经连续5年保持营收、净利实现双位数增长,但今年的半年报两者增速都有所放缓。去年上半年,安踏体育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06%和34%,2019H1同期为40.3%和27.7%,略显疲态。

但对比国内体育用品同行,安踏体育的营收增速依然位居第一。和这次业绩劲爆的李宁(2331.HK)相比,营收规模和增速一骑绝尘。

 安踏的净利润近25亿,李宁近8亿,相差三倍有余。增速方面,底部回升的李宁显得更强劲。李宁的净利润增速达到196%,安踏近28%

从品类上看,上半年安踏体育鞋类营收51.24亿元,占总营收34.6%,同比增长24.7%;服装收入为91.51亿,占总营收61.8%,同比增长50.9%;配饰类收入同比增长41%至5.36亿元。服装和配饰类同比增长较快。

FILA贡献了44.1%的整体收益,ANTA牌的贡献比达到51.2%,FILA差不多能和主品牌平分秋色。FILA和ANTA牌营业利润分别录得24.423亿元和18.944亿元,较2018年的17.189亿元和10.470亿元分别增长42.1%及80.9%。

整体毛利率同比升1.8%至56.05%,主要由于FILA分部的贡献增加。ANTA牌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6%至42.5%,FILA的毛利率为71.5%。

2009年安踏收购FILA,当时付出的代价为3.25亿。如今,FILA半年贡献的经营利润就达到18.9亿元。

收购FILA是安踏体育最成功的战略之一,FILA目前处于渠道扩张期,短期是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动力,直营模式能够助力业绩增长。

DESCENTE、KOLON SPORT等处于建设期,有望带动公司收入和利润率继续提升。至于,收购的Amer完善公司矩阵,未来业绩提升可期。

对比渠道,上半年,中国大陆安踏店 (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达到10,223家。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新加 坡FILA 店(包括FILA KIDS 、FILA FUSION独立店)总数达到1,788家。而李宁共有门店7,294家,其中,直营门店降8.4%至1379家。两者门店规模差距较大。

安踏体育借助国际并购快速形成新品牌,目前分有大众品牌、时尚、专业运动三大品牌群。而竞争对手李宁虽然也有进行收购,但一直都将重心放在主品牌上,围绕创始人的IP进行开发,强化旗下各产品线。

从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以及成立的新品牌“中国李宁”都可以看出,李宁的运动时尚化策略非常清晰。在强调国货的同时,进行了更时尚化的创新,相对于安踏,它的运动时尚风走得更加特立独行。目前,李宁也还处于高增长期,时尚国货的赛道也刚刚开始。

安踏体育通过十年的耕耘,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运动服饰领头羊。在品牌运营方面十具优势。迎合了消费趋势,双方都获得靓丽的业绩增长,未来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在中国市场,这两大品牌还要面对诸如NIKE、ADIDAS等国际大牌。消费者日益追求功能性,产品技术才是品牌的护城河,只有提升产品的专业性,才有望赶超国际大牌。

股价方面,目前股价已经反映利好,投资需谨慎。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