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 7 月 30 日盘前,半导体板块再度领跑美股:纳指期货一度升 0.31%,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晶片龙头英伟达 (NVDA) 早盘涨约 1%,AMD 跟涨近 3%,博通、Micron 等亦同步走高,市场情绪在昨日创出的多项历史高位基础上持续升温。
盘前升温:从期货到龙头股,AI 逻辑再点火
交易员将今日买盘归因于两条主线:其一,美欧贸易框架落地后,全球供应链的「最坏担忧」暂时消解;其二,机构对下半年 AI 基础设施资本开支再度上调。英伟达 H20 晶片重获中国出口许可的报导,叠加新的 30 万片追加订单,更令投资者对 GPU 需求曲线重新定价。华尔街分析师指出,若出口许可如期下发,英伟达 2025 财年 EPS 指引有望整体上调逾 10%。AMD 在 MI300 系列放量在即的背景下,同样享受「估值叠加景气」的溢价。
尽管盘前涨幅仍属温和,Philadelphia 半导体指数年内涨幅已逼近 45%。多位量化基金经理提示,若第二季财报季持续印证「硬著陆落空+AI 资本开支提速」预期,板块或迎来年内第三轮估值扩张,但高换手、高波动亦将同步放大回调风险。
欧盟 400 亿欧元 AI 晶片采购:跨洋半导体大单
最新公布的美欧贸易协议草案显示,欧盟承诺在 2028 年前定向采购 400 亿欧元(约 460 亿美元)的美国 AI 晶片,作为 7,500 亿美元战略采购包的一部分。
这一数字约相当于英伟达 2024 财年数据中心总营收的六成,被视为「史无前例的政府采购信号」。业界普遍预期:设计端英伟达、AMD、博通(ASIC)可望包揽六至七成份额;制造端,台积电与英特尔 IFS 或以「美国制造」标签参与;记忆体与封测方面,美光、三星得以锁定长约价格,ASE、Amkor 则受惠先进封装需求。
分析人士强调,欧盟此举不仅是对美方关税让步的「对价」,更折射出欧洲对 AI 基础设施落后的焦虑。若订单按计划分批执行,将对 2026 年全球高阶 GPU 供应造成额外拉动,进一步强化「矽荒」叙事。
Ambiq 冲刺纽交所:超低功耗「小巨人」抢占边缘 AI
在大型晶片股狂飙之际,定位「超低功耗 SoC」的 Ambiq Micro(拟代码 AMBQ)于昨晚完成定价:每股 24 美元、募资 9,600 万美元,规模较最初计划上调近两成,今日正式挂牌。
Ambiq 以 SPOT 平台切入可穿戴、医疗与工业 IoT 赛道,号称在边缘 AI 负载下可再降功耗 50%–80%。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晶片累计出货 2.7 亿颗,其中四成已运行 AI 推理算法。虽然 FY2025(截至 3 月 31 日)仍亏损 3,860 万美元,但管理层指出毛利率已由 48% 回升至 52%,并藉 IPO 加速去中国市场依赖、拓展北美与印度客户。
市场关注焦点包括:Ambiq 能否凭「能效红利」维持逾 30% 营收复合增长;边缘 AI 晶片 ASP 较低,如何靠软体订阅与 IP 授权提升盈利黏性;Arm 持股背景与台积电 22 nm 产能是否足以支撑放量。若首日表现稳健,Ambiq 有望成为继 SiFive、Edge Impulse 后,美股「低功耗+边缘 AI」概念第三档纯正标的,为二级市场提供稀缺性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