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两则消息引爆量子科技,黄仁勋:正在接近拐点!

量子科技领域的两则重要消息引市场关注:

1)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在单个量子比特控制精度方面创下新纪录;2)英伟达CEO黄仁勋最新演讲称量子计算正迎来关键拐点。

受此影响,美股量子计算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QUBT表现最为亮眼,截至收盘涨逾25%。

今日A股市场量子计算概念亦大涨,其中,罗普特20cm涨停,三未信安涨超10%,东信和平、格尔软件10cm涨停,科大国创、吉大正元等跟涨。

牛津大学量子精度突破

牛津大学物理系官网消息,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在单个量子比特的控制精度方面创下新纪录,实现了量子逻辑运算史上最低错误率:0.000015%,即每670万次运算中仅出现一次错误。

这一成果相较于十年前该团队创下的纪录,精度大幅提升,向开发出强大且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迈出了重要一步。

团队成员打了个比方:一个人一年内被闪电击中的概率为120万分之一,而该量子逻辑门的出错概率比这还低得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论文将于13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牛津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莫莉·史密斯 (Molly Smith)表示:“通过大幅降低出错概率,这项研究显著减少了纠错所需的基础设施,为未来量子计算机更小、更快、更高效开辟了道路。对量子比特的精确控制也将对时钟和量子传感器等其他量子技术有所助益。”

这种前所未有的精度是通过使用捕获的钙离子作为量子比特(qubit)实现的。由于其寿命长且坚固耐用,钙离子是存储量子信息的自然选择。与使用激光的传统方法不同,牛津团队使用电子(微波)信号控制钙离子的量子态。

虽然这一破纪录的成果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研究团队提醒说,这只是一项更大挑战的一部分。量子计算需要单量子比特门和双量子比特门协同工作。目前,双量子比特门的错误率仍然明显较高——在迄今为止的最佳演示中约为二千分之一——因此,降低这些错误率对于构建完全容错的量子机器至关重要。 

黄仁勋:量子计算正在接近拐点

6月11日下午,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法国发表GTC巴黎主题演讲。

“量子计算正在接近一个拐点。”黄仁勋说,第一个物理量子比特是在大约30年前被发现的。1995年,一种纠错算法发明了出来。2023年,谷歌则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逻辑量子比特。随后,由大量具有纠错功能的物理量子比特表示的逻辑量子比特数量开始增长。

黄仁勋预测,与摩尔定律类似,量子计算机可处理的逻辑量子比特数量将沿着每5年增加10倍、每10年增加100倍的路径演进。这些逻辑量子比特的纠错将做得更好、性能更高、更有弹性。

黄仁勋谈到英伟达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透露,英伟达的芯片将用于支持量子计算,公司的整个cuQuantum量子计算算法堆栈,将在Grace Blackwell 200芯片上可用并得到加速。

全球巨头疯狂布局

近年来,全球近250家企业已针对量子硬件和量子软件展开了产业布局和生态竞争。

其中,中美两国为第一梯队,IBM、谷歌、中科院团队等加速布局,量子软硬件协同生态逐步成型。

美国进展较早,技术路线多元化,超导(如IBM、谷歌)、离子阱(如IonQ)等并行发展,量子软件(如Rigetti、D-wave)积淀深厚,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展迅速。中国聚焦超导和光量子路线,以中科院实验室为核心,从“跟跑”到“领跑”,产业链自主可控底座渐趋完善,催生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量羲技术等一批优秀的量子领域企业。

麦肯锡预测,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达47亿美元。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预计,2030年将达2199.78亿美元,2035年突破8077.50亿美元。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2025年预计达115.6亿元,保持30%以上增长率。

上海证券研报表示,量子科技已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我国高度重视并予以政策扶持,逐渐催生一批优秀的量子领域企业,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我们认为,量子科技有望极大地推动未来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关注:国盾量子、神州信息、科大国创、信安世纪、三未信安、禾信仪器、电科网安、格尔软件、吉大正元、天融信、科华数据等,以及未来上市可期的本源量子、国仪量子。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