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从项目攻坚到生态赋能:一文看懂五菱汽车无人驾驶的进化密码
格隆汇 05-30 13:20

2024年,随着国家政策频出和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20多家应用试点城市的确定,基于网联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路径正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在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热火朝天扩容时,五菱汽车(00305.HK)悄然完成了一场从技术追赶者到生态构建者的蜕变。其无人驾驶业务的发展轨迹,不仅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更揭示了传统车企向科技企业跃迁的底层逻辑。

一、管理进化:从项目孵化到成立科技企业

2016年12月,为推动科技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落地,五菱汽车正式启动菱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定位为汽车产业领域的专业化垂直型"双创"载体,重点聚焦汽车新四化、智能制造和汽车后市场领域,构建起全流程创新孵化链条,助推创新项目与技术、研发、生产、市场和供应链无缝链接,加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落地。

2018年,低速无人驾驶项目获得菱动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万元创新种子基金支持,由此成立项目组,开始自主研发无人驾驶车辆。随着产品原型开发落地和场景验证完成,五菱汽车在原有项目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员配置和人才梯队建设,构建起"产品研发-示范运营-制造-市场-售后"全流程管理架构和保障机制,全流程管理架构和保障机制,并注入充足研发运营资金,以支持无人驾驶业务逐渐孵化壮大和产品陆续推出。

2025年,五菱汽车着手成立无人驾驶开发和运营科技企业,以公司化独立运营,集中技术和创新资源、提升决策效率、力推业务起飞。

二、定位升级: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方案输出

▲五菱无人物流车

2020年11月,五菱无人物流车在专用车厂投入使用,通过配备的GPS 定位系统、视觉传感器、惯导系统和车端无线模块,准确运送白车身等产品到各个工位。

随着技术积累,五菱汽车自主研制出前后桥、EPB、EHB等核心底盘零部件,车规级线控底盘,以及菱御智驾系统;陆续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无人驾驶巡逻车、无人驾驶观光/接驳车(五菱太空舱、无人驾驶观光车)、智能跟随高尔夫球车、无人驾驶教学车等产品,构建起无人充电、无人观光接驳、无人物流等多样化解决方案。

五菱太空舱,搭载自主研发的菱御2.0智能驾驶系统,配备三维立体的多重融合感知系统及集成平台化的线控底盘,具备远程监控、智能交互等功能,适用于特定区域的接待、观光、通勤等应用场景,已交付柳钢集团防城港基地和武汉理工大学投入使用。

车规级线控底盘是五菱汽车无人驾驶业务的核心基盘,五菱汽车掌握线控底盘核心技术及控制系统,实现了技术模块化,开放通用协议,可帮助快速实现产品二次开发和整车开发,实现1+N配套功能型上装,形成"平台+生态"的商业模式。

三、场景突破:从封闭园区到多场景服务网络

早期五菱汽车的无人驾驶布局集中于厂区物流场景,产品主要用途为满足厂区内生产所需的零部件配送。随后,五菱汽车针对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与充电场站建设增容成本高且潮汐现象明显的场景,推出4款多容量支持"谷充峰放"和V2G技术等多种充电模式、可实现电网调峰的移动充电机器人,解决电网调平压力及新能源汽车找桩难问题,将应用场景拓展到电网台区、景区、商圈、住宅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机场等区域。

▲移动储能充电车

截止2024年底,移动储能充电车已在南宁、天津、宁波、上海和柳州等多地投放,并出口至台湾、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地区;累计投放数百台,实现产值约2100万。

四、资源重构:从企业单点突破到产业生态共建

智能驾驶业务孵化之初,资源均依赖五菱汽车单点导入,后逐步引入蘑菇车联、摩菱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无人驾驶示范运营。此外,主力产品线控底盘平台已接入20余家生态伙伴,衍生出充电机器人、巡逻车等10余种车型,逐步构建起"线性底盘-整车产品-场景运营"的无人驾驶产业生态。

结语/JIE YU

2025年,五菱汽车将继续聚焦线控底盘及核心零部件、无人充电、无人物流、无人观光和接驳场景,提升线控底盘品质,丰富整车产品谱系,为市场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赋能用户美好生活。

来源:微信公众号.五菱汽车控股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