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在香港的首日公开发售认购火爆,短短时间内便获得了21倍的超额认购,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这一现象突显了港股新股市场的火热以及新股申购机制的重要性。在港股新股市场,一只新股全球发售过程中,一般90%国际配售,10%公开发售,我们经常参与的港股打新,就是新股公开发售的10%。而对于公开发售部分,根据申购资金的不同,又将其分为甲组、乙组。
在港股打新中,甲组和乙组的划分通常是根据申购金额来决定的,500万港币通常作为划分的临界点。具体如下:
甲组:如果新股申购总金额(包括融资申购金额)小于或等于500万港元(不包括中签费用1.077%),则投资者属于甲组。
乙组:如果新股申购总金额(包括融资申购金额)大于500万港元(不包括中签费用1.077%),则投资者属于乙组。
当然,有些公司在打新时可能不分甲乙组,如果公司总市值小于4亿港元,这类公司一般不会划分甲组和乙组,或者即便划分,也可能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此外。部分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划分甲乙组,但通常较大市值公司才会进行分组。
港股新股配售主要遵循2个原则:
(1)优先分配机制:照顾散户,优先尽量保证一人中签一手,力求人人有份,参与有奖的原则,因此一手中签率最高,随后递减。
(2)申购越多分配越多机制:在优先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二次分配,就是申购的越多,分配的也越多。
一般情况下,乙组中认购不同股数的投资者v,他们的中签率是一致的。而甲组则基本上是递减的,认购股数较少的投资者将具有较高的中签率,而认购股数较多的投资者则中签率较低,因此普遍认为甲组尾部的中签率略高于乙组头部。
在港股打新中,投资者通常可以选择甲组和乙组参与,而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金要求和中签机会。甲组适合资金较少的投资者,通常只需较小金额即可参与,但在申购火爆的情况下,中签率相对较低。
而乙组则要求较高的资金门槛(500万港币及以上),但在某些情况下,若港交所的账簿管理人分配倾向乙组,乙组的中签率可能较高,且很多券商提供融资杠杆,投资者可以通过放大资金参与。
然而,乙组的获配不一定每次都优于甲组,且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有足够资金参与。为了提高中签概率,许多港股打新达人会采取多帐户申购策略,将资金分散在多个帐户上,每个帐户申购一手新股,从而提高整体中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