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炸裂式回归!
格隆汇 04-23 17:03

1894年7月,为了推广 "无马车" 概念,法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汽车竞赛" ,结果是30%车辆因机械故障退赛。

对此,《纽约时报》评论称 "汽车永远无法取代马车",巴黎市民嘲笑参赛者为 "疯狂的发明家"。

而上周日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也被戏言“是空头举办的”。

出乎意料的是,周一的人形机器人板块上演低开高走的反转行情,携手了两只机器人参赛(“逐日行者队”和“青心Ocra队”)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当日大升3.57%。

明日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举办的消息直接引爆今日人形机器人板块,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飙升4.55%,升幅位居全市场机器人ETF第一。

为何是这只ETF?

答案或许就藏在近期迎来重磅修订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

01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

4月10日起,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迎来重磅修订,涉及指数简称、选样空间、样本数量、权重设置四大方面。

其中指数样本空间更聚焦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和其他机器人相关产业公司,因此成分股数量从100只缩减至50只,并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公司权重系数,使得指数更贴近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修订后,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机器人权重提升至53%,显著高出同类主流机器人指数15个百分点。

同时,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人形机器人的权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了指数的弹性空间。

本周一,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收盘升幅达到3.56%,优于同类机器人指数,今日升幅更是高达4.14%,再次比主流机器人指数高出近1个百分点。

从测算的历史表现看,经过修订后,国证机器人指数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率7.8%,较同类指数高5.1 pct,长期收益更好;924以来收益率83.7%,较同类指数高24.7pct,指数弹性更好。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这一升幅优势,不仅凸显了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紧密跟踪,更是体现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的高度期待。

02

人形机器人, AI时代的载体

目前市场主流的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两种,工业机器人已经是增长稳定的成熟市场,2025年-202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约5-10%。

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头赶上。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仅有10.17 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6%。

在全球市场,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特斯拉、FigureAI等公司人形机器人已进入量产周期,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公司也在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中。

马斯克最新在特斯拉业绩电话会给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指引,有信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百万台。

人形机器人有望爆发的背后得益于AI的迅猛发展。

Open AI之父Sam Altman认为,AI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将改变未来的物理世界。

今年1月,Open AI再次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重启四年前解散的机器人团队。

从 “GPU”、CUDA 革命、再到押注深度学习,每一次都精准预判技术发展浪潮的英伟达,同样强烈看好机器人。

2023年黄仁勋就曾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2024年黄仁勋更加看好机器人赛道,直言物理AI的新突破,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今年初,黄仁勋进一步做出判断:“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正如移动化浪潮催生iPhone、电动化浪潮催生特斯拉,人工智能浪潮会是人形机器人吗?

尽管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但市场还是选择用脚投票押注。

具身智能是 AI 从虚拟到现实的必经之路,而人形机器人成为了全球科技巨头明牌瞄准的下一个科技赛道。

人工智能时代的载体之争,本质上是 “技术形态” 与 “社会需求” 的共振。

要确保人形机器人具备成为A 时代载体的潜力,需要经历“工业替代→服务渗透→通用融合” 三阶段。

是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不是为了速度的比拼,而是一场由实验室转向真实环境的压力测试。

结果显示本次大部分队伍未完成比赛,甚至出现未成功起身、跌倒、路径偏离等一系列“翻车”现象,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验证期向产业化过渡期。

而明日即将开幕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竞技赛包括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等;应用赛包括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届时或许也是状况百出。

但知道问题在哪,就可以着手去克服,不是吗?

正如新能源汽车早期面临续航短、充电难等质疑,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关节强度、运动控制算法等技术领域同样仍存短板。

从结果来看,新能源汽车最后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下迎来爆发,这次人形机器人也会一样吗?

如今政策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同样达到空前高度。

2025年政府工作报吿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多个省市出台具身智能的政策。

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或有望复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03

同类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

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来看,主要由本体制造销售、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环节构成。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成分股的挑选明确聚焦于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环节,通过给予这两个环节更高的权重调整系数与权重上限,使得该指数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更高的表征能力,因此业绩走势更具弹性。

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是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972、C类:020973),该ETF最新规模为8.17亿元,今日成交额为1.45亿元。

资金更是踊跃流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日盘中获资金净申购5100万份额,近10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近60日合计“吸金”6.2亿元,净流率高达275.23%,位居同类产品第一。

从行情表现来看,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日飙升4%,4月9日以来累计升幅高达14%,优于同类机器人指数的表现,但在人形机器人板块于2月26日达到阶段性高点后,仍累计回调15.5%,跌回至今年1月中旬的位置。

这或许就是押注成长板块的特点,弹性空间大的同时,回撤也将如影随形。

在一切还是朦胧的初期选择押注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本质上是技术革命预期驱动下的战略投资行为。

正如黄仁勋所言:“人形机器人不是模仿人类,而是成为AI的具身载体”。

当技术跨越临界点后,其价值将不仅体现在投资上,更在于对人类社会现有模式的颠覆,这与iPhone重新定义手机、特斯拉重新定义汽车的逻辑一脉相承。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