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透视极兔速递(01519.HK)2024年报:“规模、效率、利润”的三板斧
格隆汇 03-06 16:10

3月5日,极兔速递(01519.HK)交出过去一年的年度成绩单。

作为行业内的一匹“黑马”,在国内已经颇为“内卷”的快递赛道上,极兔再次展现了“后起之秀”不俗的表现。

1、盈利拐点确认:从规模扩张到效率跃升,步入新成长周期

先来看整体业绩数据:

2024年,极兔全年收入达到10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毛利为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0%;净利润大幅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约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

(图片来源:公司财报)

对于这份财报,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其一,快递行业常被视为低门槛、同质化竞争的“修罗场”,但极兔用它持续的业绩突围证明——规模与效率的跃升,可以重构行业价值分配。

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极兔单票成本的变化上,这也是其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所在。

可以看到,通过规模提升、自动化、网络优化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极兔将单票成本压缩至行业标杆水平。

从财报来看,过去一年,中国市场的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1.8%至0.30美元。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单票成本亦下降14.9%至0.57美元,作为该市场的“龙头”,极兔连续五年位居市占第一,增强了其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推动服务分层和溢价能力释放。

新市场方面,单票成本虽然呈现一定程度上浮,考虑到极兔在这一市场整体仍处在快速扩张期,因此短期内业务量的增长与成本的下降并非完全同步,但从长远视角来看,仍然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可进一步增厚利润。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其二,从极兔不同侧重点的业务布局,可以清晰看到其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径,构建了快递红海中的“效率护城河”。

在中国市场,作为“轻装上阵”的后来者,极兔以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和模式优势杀出重围,实现了从“价格模式”到“价值模式”的有效进化。

2024年,极兔中国包裹量同比增长29.1%至198亿件,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由2023年10.6%进一步提升至11.3%。得益于单票成本显著下降,其在中国市场已经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经调整EBIT首次转正,达到1.5亿美元。

再看东南亚,过去一年,极兔在该市场包裹量同比增长40.8%,市占率28.6%稳居第一,经调整EBIT达3亿美元,同比增长48.9%。该市场的高增长、高毛利验证了极兔在成熟市场形成了规模壁垒与盈利增长的“正向循环”。

至于新市场,中东、拉美等区域虽仍亏损,但包裹量增长22%至2.8亿件,收入增长76%达到5.8亿美元。与此同时,经调整EBIT为亏损7646.5万美元,较2023年亏损1.1亿美元大幅收窄。

从新市场的亏损不难看出,极兔展现了其通过成熟市场反哺新市场,形成“高毛利市场输血低毛利扩张”的全球化协同逻辑,这也表明了极兔有着高度的战略耐心,敢于用短期利润、平衡区域布局策略以换取长期增长。

很显然,结合极兔资产负债表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债务结构较此前的大幅优化、现金储备的增厚,还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增长,皆共同验证了极兔早已脱离“烧钱换规模”阶段,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在降本增效层面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并推动公司进入到以提升效率为核心的良性增长周期。

2、三角增长极驱动长远扩展,全球“基建型”增长模型催化估值跃迁

极兔的全球化布局已经构建起一个梯次增长的结构,涵盖成熟市场、战略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其中,东南亚作为成熟市场,极兔不断加深其护城河;在中国这个战略市场,极兔则实现了差异化突围;而在新兴市场如中东和南美,极兔正积极拓展,旨在获取蓝海红利。

这种布局的增长逻辑在于:通过在不同市场采取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实现全球业务的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而在这一“铁三角”结构下,极兔已经步入到了盈利拐点,这也进一步表明,未来极兔效率提升的边际收益将高于其规模扩张的线性增长。

换言之,若极兔后续能持续将在成熟市场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复制至全球,其有望成为继UPS、FedEx等之后又一实现跨洲际规模盈利的物流巨头。

透过极兔这份新的财报,不难发现这家从东南亚起家、曾经以低价卷入中国市场的快递新势力,终于完成了从“烧钱换规模”到“效率驱动盈利”的战略跃迁。

这份财报不仅是一份扭亏为盈的成绩单,更是一份验证其全球化商业模式可行性的关键答卷。

极兔这份不俗的业绩表现也让笔者不禁思考,在一个相对内卷的行业里,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够真正突围?特别是在投资视角下,因为高度内卷所以行业内除了头部企业外,其他后来者是否并非没有机会,还是说存在更高的预期差?

很显然,极兔这匹黑马以独有的姿态冲出了重围,但市场显然还并未有效兑现这份预期。自极兔港股上市以来,其整体市场表现并不算太理想。

从估值视角来看,极兔致力于在全球物流市场构筑底层“基础设施”,在这一“基建型”增长模型下,这也意味着公司还将持续受益规模及效益的提升。

长期来看,凭借技术赋能与生态扩张,极兔还将持续演绎新成长曲线。而眼下,中国资产重估背景,考虑到其全球化网络稀缺性及盈利爬坡确定性,估值修复同样具备良好的空间。

3、结语

对于投资者而言,什么是值得长期押注的企业,一直是值得反复琢磨和思考的问题。

极兔从长期战略定力、不断提升的经营质量、以及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等等让外界看到了其吸引力所在。

就在前不久的2月11日,极兔还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调整已于2月28日收盘后生效。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还可以看到极兔积极在市场上展开回购动作。2024年,极兔累计进行了34次回购,合计回购2707.06万股,累计回购金额1.62亿港元。

此外,就在财报发布后,野村证券发表报告,予以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7.3港元。

很显然,不论是外部机构的评级认可,还是公司自身的回购动作,都为极兔的价值吸引力增添了一笔亮色。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