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是一种既具有债券特点又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持有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规定的价格将可转债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
可转债特性包括:
· 混合性质:可转债是一种混合型证券,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的特点。它们提供固定收益,类似于传统债券,但也提供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一定数量普通股的选择。
· 转换选择权:可转债的一个关键特点是转换选项,允许债券持有人将债券转换为预定数量的发行公司普通股。如果股票价格上涨,这提供了资本增值的潜力。
· 固定利息支付:与传统债券类似,可转债通常定期支付固定利息,直到到期。票息率是预先确定的,载于债券的招股说明书中。
· 到期日:可转债有一个到期日,在到期时,发行人有义务以面值赎回债券,除非它已被持有人转换为股票。
· 信用风险:与任何债券一样,可转债承载著信用风险,即发行公司违约的风险。要评估发行人的信用状况。
· 赎回条款:一些可转债可能具有赎回条款,允许发行人在特定条件下在到期之前赎回债券。
· 转换比率:转换比率指定每张债券转换为多少股普通股。此比率是预先确定的,载于债券条款中。
1. 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点
可转债既有债券的保本功能,也有股票的升值潜力。投资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规定的价格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从而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
2. 收益较高且稳定
可转债通常会有较高的票面利率,比同期限的普通公司债券收益更高。而且可转债通常支付固定利息,不必承担股票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较低。
3. 灵活性
持有者可以根据市场条件和个人投资目标选择是否转换可转债。
4. 赢得公司财务管理优势
可转债为公司提供了一种融资方式,能够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强公司的财务灵活性。
当一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并上市时,这通常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方面:
1. 资金筹集
发行可转债可以帮助公司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偿还债务或进行其他投资。这种额外的资金来源可以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可能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2. 转股预期
如果投资者预期公司的股价将在未来上涨,他们可能会选择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这种预期可以增加股票的需求,从而推高股价。相反,如果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下跌,他们可能会选择持有债券,而不是转换为股票,这可能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3. 利率变化
可转债的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债券,因为它们具有转股的选项。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可转债的吸引力可能会降低,这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相反,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可转债的吸引力可能会增加,从而推高股价。
4. 信用评级
发行可转债的公司的信用评级也会影响其股价。如果公司的信用评级较高,投资者可能会更愿意购买可转债,这可能会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信用评级较低,投资者可能会犹豫购买,这可能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5. 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也会影响可转债上市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如果市场对该公司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可转债的发行可能会被视为积极的信号,从而推高股价。相反,如果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可转债的发行可能会被视为负面信号,从而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
公司 |
股份代码 |
描述 |
|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 |
9988.HK |
于5月23日发行本金总额为45亿美元、于2031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阿里预计将授予票据的初始购买者额外购买最多5亿美元本金总额的票据选择权,并可在自票据发行之日(包括当天)起的13天内行使相关选择权。如此一来,本次交易将最多筹资50亿美元。 |
|
京东(JD.com Inc) |
9618.HK |
于5月21日宣布拟发行总规模达17.5亿美元可转债。此次可转债发行将使其能够利用低融资成本(0.25%的票息率)加速当前股价的股票回购过程,转股价是45.7%,市价溢价大约35%。 |
关注uSMART
在 Facebook,Twitter, Instagram 和YouTube 追踪我们,查阅更多实时财经市场资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uSMART投资群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码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资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资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