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10月26日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国内在任基金经理数量已达3550人。今年三季度,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公募基金经理有129人,其中管理规模超200亿的基金经理41人,管理规模超300亿的有16人。
在三季报中,百亿基金经理谈了对A股市场及港股市场的看法。
中欧基金周蔚文认为,国内经济预期最悲观的时候已经过去,随着政策逐步落地,效果慢慢显现,国内宏观经济有望回升,各项指标有望在下半年出现环比改善;9月份最新的制造业PMI已经重回扩张区间。而各项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也将吸引外部增量资金进入市场,因此我们整体对A股市场的表现持乐观的态度。
展望2023年第四季度,虽然市场对于复苏的确定性已经认可,但是对于速度和强度有分歧,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对经济复苏判断的难度。美国加息脚步尚未停止,全球流动性偏紧和国内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反差,会让主题投资成为阶段性市场焦点。国内经济复苏速度和美国加息停止时点是需要观测的主要方向,这决定了行业的盈利和优质成长股票的估值。如果两者同时到来,市场或将会迎来一段较为持久的行情。
景顺长城刘彦春表示,汇率持续调整对出口的促进会在下半年逐渐得到体现;居民资产负债表逐步修复后消费复苏也将加速。稳增长政策特别是地产领域相关政策预期逐步加码,预计经济年内有望逐步修复。
中庚基金丘栋荣指出,2023年三季度国内经济有修复,但中长期因素映射仍在持续,内外压差大,外资持续流出,市场趋向低迷。海外主要是美国经济内部继续分化,阶段性经济风险可控,持续高利率将抑制经济及通胀,保持对非线性风险的关注。
宏观层面的变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经济基本面过渡至企稳回升,防控放开后经济脉冲,但并未至正向循环,经过较长期的回落,经济显露出底部企稳特征;2)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致力于稳定经济增长,后续的国内政策节奏快且上强度,有望提升经济动能;3)海外高利率风险释放充分。美联储加息至绝对高位,进一步加息概率低,一旦基本面风险开始暴露,多重压力逆转后有助于信心恢复和风险资产表现。政策转变,有望推动经济逐步改善,企业盈利预期见底,对权益市场保持积极。
富国基金朱少醒认为,经过三季度的下跌,权益市场整体估值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当下再过度拘泥于各种偏淡的静态数据已经没太大意义。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韧性保持信心。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投资者当前选择承受的市场波动应该是值得的。
对于港股市场,中庚基金丘栋荣坦言,从估值上看,港股内外压力持续,三季度振幅和跌幅较A股更大,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再至历史极低水平,港股性价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继续战略性配置。
银华李晓星则指出,在宏观经济较为疲弱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公司体现出了较强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韧性。过去几年在反垄断、严监管的背景下,互联网龙头公司对于新业务不再一味不计成本的投入,对于企业经营也更加看重降本增效,我们认为,互联网龙头的业绩持续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估值层面,港股互联网龙头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过去三年累计跌幅较大,整体均处于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我们持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