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关注非经济因素与大宗商品通胀
格隆汇 10-10 11:25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研究 作者: 孙彬彬团队

摘要

放眼全球通胀似乎很顽固,因为疫情之后货币财政双宽松带动的需求和成本影响,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可能也在上升。

与之类似的是1960-80年代。

回顾1960-1980年间美国大通胀时期,期间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含两次石油冲击,工资—物价螺旋,以及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经济以外,军事政治因素同样较为突出,军事和国防支出形成社会外需求的同时也会影响国内宏观政策,而且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美苏冷战持续,导致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此期间内可能受到军事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部分干扰,更加难以常理度之。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并延续至今,此外,敍利亚战争、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仍在延续。

近年美国军事支出增速有所抬升,并与CPI走势再度呈现类似于1970-80年代的较高吻合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难言乐观。主要国家军费支出持续抬升,未来不确定性较强,提醒我们持续关注相关因素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对于大宗商品和通胀的或有影响。

复杂的宏观形势下,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居高不下。

与之类似的是1960-80年代。

1. 1960-1980年代发生了什么?

1960-1980年期间,美国经历了三轮较为明显的滞升,其背后不乏粮食危机、石油冲击、工资—物价螺旋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军事国防方面的支出作为社会外需求,也显著拉动了大宗等通胀水平。

同时期国际局势十分动荡,美苏冷战与军备竞赛在加剧,区域热战不断。

比如1965年越南战争全面升级、1973年因为苏联,尼克松宣布全球美军进入战备状态,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变扩张战略之后才有所缓解,军事需求对于通胀的影响不言自明。

军事和国防支出形成社会外需求的同时也会影响国内宏观政策,而且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美苏冷战持续,导致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此期间内可能受到军事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部分干扰,更加难以常理度之。

综合来看,在1960-1980年间,固然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因素在发挥作用,但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国防军事方面的因素可能同样重要。

2. 当下怎么看?

疫情以来,美国又一次进入高通胀环境,从美国宏观数据表现观察,总体通胀依然顽固。

2.1. 此轮通胀从何而来

美国此轮通胀,最直接和重要的因素在于为应对疫情开启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

此外,疫情带来的劳动力与供应链等成本冲击和俄乌冲突造成的短期能源供给冲击也有一定影响。

近期美国出现罢工事件,且有进一步升级态势,美国大选在即,为争取摇摆州选票,拜登和特朗普均赴实地支持工会。可能意味着政治因素干扰之下,通胀粘性进一步增强。

而近年愈发严峻的因素则在于逆全球化的持续演绎。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被改写,理论上来讲,这一动作会在损害效率的同时加剧不同区域的供需矛盾,可能成为地区通胀的扰动因素。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2.1. 1960-1980会重演吗

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讲,1960-1980年间有各类经济因素的扰动,但也有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军事国防需求对于通胀的持续支撑。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并延续至今,此外,敍利亚战争、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仍在延续。

近年美国军事支出增速有所抬升,并与CPI走势再度呈现类似于1970-80年代的较高吻合度。

美国以外,其他主要国家军费支出增速近年也有抬升趋势,数值上基本处于波动区间内的相对高位,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热战增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种逆流涌动。

3. 小结

放眼全球通胀似乎很顽固,因为疫情之后货币财政双宽松带动的需求和成本影响,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可能也在上升。

与之类似的是1960-80年代。

回顾1960-1980年间美国大通胀时期,期间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含两次石油冲击,工资—物价螺旋,以及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经济以外,军事政治因素同样较为突出,军事和国防支出形成社会外需求的同时也会影响国内宏观政策,而且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美苏冷战持续,导致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此期间内可能受到军事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部分干扰,更加难以常理度之。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并延续至今,此外,敍利亚战争、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仍在延续。

近年美国军事支出增速有所抬升,并与CPI走势再度呈现类似于1970-80年代的较高吻合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难言乐观。主要国家军费支出持续抬升,未来不确定性较强,提醒我们持续关注相关因素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对于大宗商品和通胀的或有影响。

风 险 提 示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冲突规模及持续性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于2023年10月10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吿:《关注非经济因素与大宗商品通胀》,证券分析师: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