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概念掘金 | 巨头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办,板块热度卷土重来?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公开信息,来自ABB、FESTO、现代、新松、京东物流、新希望、天智航等100余家中外知名机器人企业的500余件展品将参展,仿生雨燕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机器鱼水族箱等亮点展品以及50余款首发新品将集中亮相,优必选、达闼、小米等企业将同台展示人形机器人最新成果和未来应用。

巨头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

前有波士顿动力、本田等一众老玩家,后有特斯拉、三星等“新星”,人形机器人浪潮席卷之下,近日,半导体大厂三星电子也着手制定人形机器人发展战略,将公司的下一个发展破题点押注在机器人赛道上,高度重视并全力拓展机器人业务。

有分析指出,此举针对的是特斯拉、谷歌和微软正在开发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领域。为此三星还推迟了用于医疗保健的可穿戴机器人的上线。

从当下行业格局来看,电动车企特斯拉以Optimus“擎天柱”引领人形机器人浪潮,科技大厂如OpenAI、微软、谷歌等纷纷入局,推动大模型与机器人的结合。除车企、科技大厂外,纯机器人厂商达闼、优必选也在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新入局的三星尚未披露其完整的人形机器人商业版图,不过BusinessKorea在相关报道中透露,三星将在10月举办的“三星科技日”上推出一款运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医疗机器人。

优质汽零企业加速布局相关供应链

人形机器人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全球玩家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随着特斯拉的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加速落地进程。

当前,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2亿美元,2022年达到217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规模增速有望达25%,其中智能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增速为21.4%,智能专业机器人增速达26.3%。

而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中国市场,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500亿元。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越工业机器人,成为中国机器人最大应用领域。

机构指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巨大的蓝海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及成本快速上升的风险,所以,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化是时代发展的浪潮,一个超越传统机械设备,集结了云计算、物联网、AI于一体智能产品,将会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多可能。

东吴证券认为,从汽零产品与人形机器人部件的共性来看,优质汽零企业有望切入的赛道主要包括:执行器总成、电机、减速器、动力电池和热管理系统等。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的脚步越来越近,此前经历过汽车行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交付训练的零部件企业有望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从产业链价值量来看,国信证券测算,70%以上的硬件成本来自关节,包括旋转、线性、手部关节,同时硬件端的难点也在于关节。主要涉及的零部件有无框/空心杯电机、谐波/行星减速器、滚珠/滚柱丝杠、力矩/位置传感器、轴承等。

具体到公司层面,据国信证券梳理,主要涉及的公司有:

减速器环节: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微电机环节:鸣志电器、江苏雷利、步科股份;丝杠环节:恒立液压、秦川机床;伺服环节:汇川技术、雷赛智能、禾川科技;旋转/线性关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