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周三(9日)签署了关于“对华投资限制”的行政命令,将严格限制美国对中国敏感技术领域的投资,并要求美企就其他科技领域的在华投资情况向美政府进行通报。
新指令要求设立一个筛选程序,限制美国私募资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在专注于先进军事技术包括量子计算、人工智能(AI)和尖端半导体的中国公司。新规定将在24年生效,美国财政部将就限制的适当范围征求公众意见。
受消息影响,今日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板块继续走低。
就在新行政命令在9日签署的当天,半导体板块大跌1.33%,今日跌0.92%。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板块自21年年底以来一路走低,21年年底至今板块累计跌逾35%。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板块今日继续下挫。个股中,银之杰、汇金科技、威士顿等跌逾6%。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此前已就该行政令多次放风,中方也已明确表达反对立场。
早在去年2月,拜登政府就考虑对美国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的五个产业对华投资进行审查。
此次行政令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白宫尚未披露具体细节。
半导体领域:据路透社报道,即将受到限制的半导体领域投资,预计将遵循美国商务部于2022年10月发布的对华出口管制规则。此外,据Politico报道,如果美国公司投资于尚未受到出口管制的低端半导体生产,亦需要向美国政府通报。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法规仍在制定过程中,潜在范围包括部分传感器、量子网络和其他相关技术。
与此前提出的禁令相比,限制比之前预期的稍微宽一些。行业上剔除了生物技术与清洁能源,内容上只包括了直接投资,而“敏感技术领域的投资”在此前的出口管制中已经大范围覆盖。
美国白宫9日公布的行政令中称,“被关注国家”正在推进对军事、情报、监控或网络能力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和产品研发。
10日,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限制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打着“去风险”的幌子在投资领域搞“脱钩断链”,严重背离美方一贯提倡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不要人为阻碍全球经贸交流与合作,不要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设置障碍。
英特尔、高通、英伟达三家芯片巨头的首席执行官上月与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会面,反对进一步采取对华限制措施。这些企业担心,新限制措施将切断它们与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联系,损害它们的研发投入能力,最终削弱美国在芯片行业的支配地位。
另外注意到,由于美国推出的一系列限制措施,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已经下降。荣鼎咨询统计显示,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82亿美元,跌至20年新低;美国对中国的风险投资降至13亿美元,为10年来最低。
东吴证券表示,该行政令不会立刻生效。美国财政部将就限制的适当范围征求公众意见,在45天内接受讨论,随后提出正式的规则提案。鉴于此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时,已经表示拟议的对华投资限制“针对特定范围,不会对两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东吴证券认为该行政令短期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该行政命令此前渲染已久,此次正式出台的版本在限制范围上较此前媒体报道也已显著缩窄,并且美国在相关领域对华投资规模极为有限。相关限制措施是拜登政府寻求对华“竞争而不冲突”战略的集中体现,预计风险落地后整体影响可控,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美持续开展对话的趋势,后续可关注G20和APEC峰会等潜在的中美对话时间点。
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限制措施只会倒逼中国技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副教授维克托·史表示,美国的限制措施将促进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发展壮大,因为中国企业将转而购买本土芯片,使本土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