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数据局成立后的政策方向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杨帆 刘春彤 窦子豪

2023年7月28日,人社部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刘烈宏获任命为国家数据局局长。根据3月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是国家数据局的重要职责。后续,我们预计一批数据要素政策有望出台,公共数据的扩大共享和授权运营,数据交易体系的完善和数据产权探索等都是政策的积极发力点。我们预计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迈向2000亿新台阶,在2030年突破万亿。

政策框架举旗定向,数据要素全景浮现。

挖掘数据要素潜在价值,以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将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分为数据产权、流通与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四大体系。综合地方的制度探索和试点经验,我们认为其中公共数据、数据交易和数据产权三个方面将成为数据要素的政策重心。在此次国家数据局成立后,系列政策有望在中央层面统筹推进。 

公共数据:扩大开放共享,鼓励授权运营。

公共数据占全国数据资源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三,标准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将成为未来流通重点。我国公共数据的免费对外开放和内部共享已经推进多年,后续全国一体化料将加快步伐。更为重要的是,数据授权运营将得以推广。行业数据方面,政策优先支持医疗、金融、物流等行业的数据加工开发。市场准入方面,目前通常为有限数量的国有企业获取授权运营牌照。运营模式方面,在应用场景授权、分区域授权和分行业授权三种模式中,为了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避免形成数据垄断,我们认为基于场景授权有望成为后续主流发展方向。分配机制方面,各地政策均明确鼓励授权运营单位获取合理收益。

数据交易:完善数据交易体系,探索数据资产蓝图。

预计数据交易体系的政策思路可以概括为“规范高效,多元发展”。一方面,政策要求严控数据交易场所数量,规范统一数据交易过程,坚决打击黑灰色交易。我们预计,全国性的数据交易管理办法短期内会尽快出台,未来三年数据交易场所数量也将减少。另一方面,根据《数据二十条》,政策会支持场内外交易共同发展,也鼓励多种类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享红利,共同做大数据市场蛋糕。而放眼长远,预计全国性的数据资产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出台,数据资产登记工作有望加速,而数据资产评估和数据资产入表则需等待时日。

数据产权:总体框架为“三权分置、三类管理和三阶段确权”。

一方面,《数据二十条》提出“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将数据分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我们预计在数据资源化(小麦变面粉)、资产化(面粉变面包)和商品化(面包出售)的三个阶段,数据产权也会相应发生转换。短期内,我们预计各省将出台一系列落实《数据二十条》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探索数据产权试点,但系统性的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建立为时尚早。

基于数据要素的政策前景,本文对数据要素有三点市场展望: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速推进,将会推动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的国资云及相关建设以及公共数据产品开发扩容。一方面,公共数据授权要求运营方建设“数据运营域”以保障数据安全,我们预计 2025年我国国资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亿元,年均增速在50%左右。另一方面,为数据交易所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我们预计到2025年,公共数据的产品挂牌量将从目前的2000个左右发展至接近万个,公共数据产品将迅速上量。

继金融数据后,能源、医疗等行业数据有望成为数据交易新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数据产品交易多为金融数据,上数所金融产品挂牌数量占据总体的70%左右。而海外的数据产品多以环境、健康、能源为主体。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数据交易市场的逐渐完善,更多高价值量的行业如医疗、能源等,其数据产品挂牌交易量有望上升。

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迈上2000亿新台阶,对应3年CAGR为30%。从远期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在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结构上,场内数据交易有望实现“0到1”的突破,在2025年达到306亿元交易额,对应3年CAGR为173%。其中,政策补贴是培育场内交易的关键。

风险因素:

数字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数据要素制度落地不及预期,数据安全监管强化超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8月4日发布的《促进资本健康发展系列报吿之六一数据局成立后的政策方向》;报吿分析师:杨帆 刘春彤 窦子豪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