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问道山城 | 张兴海:做强产业链,加强开放合作,发挥长板效应
格隆汇 06-12 08:01

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再度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风陵渡口”。

若自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集团前身)诞生算起,迄今为止,今年恰好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七十周年。

到如今,中国连续14年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连续8年新能源车销量全球第一,这是几代汽车人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书写了气势恢宏的产业发展史诗。

70年砥砺奋进、70年披荆斩棘。中国崛起令世界瞩目,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尤其自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2022年,我国GDP从3645元增长至121万亿元,年复合增速在14%以上,人均GDP从385元增长至8.57万元,年复合增速在13%以上。

当然,经济高增长背后的代价也是极为昂贵的。且不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乃至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仅从近几年造车格局变迁来看,五年时间,竟然有近400家造车企业消失?

据外媒称2018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超过487家,但到了2023年,有数据显示,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这也就意味着,短短五年时间,就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尽管巅峰时期的数据已无从考证,但近年来行业淘汰确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伊始,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内卷”加剧,甚至有人认为这将是车市近二十年来最卷的一年。车市淘汰赛进程还在加快,一些昔日的明星车企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多家主流车企也宣称去年底已进入全员战时状态。

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客观上仍面临着诸多考验,如何提振消费?怎样应对“内卷”?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都是横亘在车企、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乃至政府眼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就在今天,2023年中国重庆汽车论坛正式收官,作为业内年度智慧盛典,国内车企乃至相关核心产业链的众多领军人物云集山城,各抒己见,共襄盛举,精彩纷呈,堪称是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盛宴。

寻求高质量发展,做强产业链、发挥开放合作及长板效应

“全球汽车产业已经从燃油时代的上半场转入了电动智能时代的下半场,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则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王侠会长强调,高质量发展成为下半场唯一的门票。同时,他指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四个维度的推动。

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会长、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发言中指出,整车企业强产业链需要更强,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开放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规模才能有竞争力。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领先的核心能力,靠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开放合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长板效应,才能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他表示,赛力斯(601127.SH)成立37年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商业成功。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2021年公司与华为开创了联合业务深度跨界融合的先河,合作一年多来,相继推出了AITO问界M5、问界M7两款车型。一个多星期前,赛力斯迎来了AITO问界车型第10万辆下线,仅用15个月实现该目标,刷新了行业纪录,是双方高效合作的见证。

重庆力图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张兴海呼吁加强开放合作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主导产业,是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的中流砥柱,形成了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余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汽车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逐年增长,大小三电等核心配件不断完善。重庆正成长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江敦涛副市长介绍道。

他进一步表示,重庆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愿景,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张兴海认为,当前重庆处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好时机,这既是重庆本土车企及产业链的发展机会,也是中国乃至全球车企及产业链的机会。但是,目前重庆汽车产业,与发达地区及行业头部还有差距,要实现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庆汽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

“比如,成渝双城经济圈正携手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两地汽车产业资源禀赋各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成效越来越显著。2022年川渝共报送汽车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约500家,全年川渝两地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逆势增长17%,展现出产业链合作的强大韧性。”他进一步表示。

掌门人们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回归良性竞争

“当前汽车行业的‘百团大战’愈演愈烈,行业正在加速内卷。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经济下蓬勃发展,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恶性竞争将毁掉这个行业。”面对今年以来车市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张兴海指出,要取得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车企们应各自守住自家门,讲诚信、讲底线、讲规则,敬畏质量、敬畏生命、敬畏用户、敬畏资本。

在朱华荣看来,由于各方战略性的投资和竞争,价格竞争越发激烈;地方对于GDP的强烈诉求,促销参与市场竞争,让市场的竞争更加的复杂。

“汽车行业盈利性进一步削弱,我们看到在中国100多个乘用车品牌,而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品牌也就2、3个。借此机会我也呼吁从地方到社会各界都要努力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减少非市场因素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干扰。”朱华荣表示。

“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呼吁,从国家层面规范行业竞争,避免地方保护性的无序价格竞争,切实稳定汽车市场和价格预期,为汽车行业建设真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基础。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下一场”,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坦言,博世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零部件企业,希望今后能够有一个更加好的营商环境,更加好的整零关系和更好的生态圈。

结语

回顾这场为期两天的高水平交流,既着眼产业发展的现实,又共话未来,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加大创新、开放、合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同时规范行业秩序,共建良好竞争生态,回归良性竞争的呼声强烈。

尽管造车乃至细分赛道未来将更“卷”同样一致预期强烈,但从这些商业领袖发出的呼吁和提供的建议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依旧充满信心。

70年峥嵘岁月即将成为过去式,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汽车工业将继续肩负使命,开启新征程,开创属于新的辉煌时代。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