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为长期高利率做好准备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宏观宋雪涛,作者: 宋雪涛 向静姝

站在相当长时间的周期看,2008-2019年的利率水平其实是非常态的。投资者需要做好高利率的长期准备,未来会有偶发性宽松,但不是开启连续降息,经典的“货币-信用-增长-通胀”周期正在回归,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低通胀-低利率”状态结束了,美股估值驱动逻辑中的货币流动性因素也结束了。

3月美国银行业危机以来,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是“衰退”还是“软着陆”的讨论愈发激烈。从市场表现来看,商品和长端美债呈现衰退预期,而美股表现依然十分顽强。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不衰退(详见《美国经济可能“不衰退”》),即便期间出现了区域银行业危机和商业地产风波,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来看,我们仍然坚持之前的判断。

截至今年一季度,美国GDP除去库存投资的波动,大部分分项均有明显反弹。中商品消费从0%大幅反弹至1.5%,服务消费稳定增长至0.6%,住宅固定资产投资跌幅明显收窄至-1.4%,净出口则扭亏为盈,政府开支小幅加速至1.3%,仅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0.3%。而Markit综合PMI自去年12月开始强劲反弹,4月回升至53.4,其中相对疲弱的ISM制造业PMI4月小幅反弹至47.1。

为什么在高利率和高通胀下,美国经济依然保持韧性?

从各个经济主体的表现来看,高通胀和高利率并没有压垮美国经济。

首先是被认为“濒临破产”的银行部门,其实受益于高利率的息差。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本质在于借短贷长,吸纳低息短期存款同时放贷长期高息贷款,赚取利差。尽管美联储在过去一年多不断抬高联邦基础利率,但美国银行并没有同等幅度的上调存款利率。根据FDIC数据,截至今年4月17日,美国银行和储蓄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仅为0.39%,而同期限的美国国债利率为4.83%。同时银行的贷款利率并不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贷款率的基准是Prime Rate居民贷利率的基准30年Mortgage Prime Rate,两者与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差已经相比疫情前走阔了90~100Bps。

些让美国银行业的息差收入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Q4,美国银行业的息收入将近1800亿美元,22Q4同比增速达到31%,其中小银行(小于500亿美金资产规模)的净息差最大,超过4%,大银行(大于7500亿美金资产规模)的净息差最低,仅略高于2%。

其次是被加息风险“众矢之的”的企业部门,并未被高利率所压垮,以往加息周期中常见的垃圾债违约率上升、僵尸企业倒闭潮等,这次并没有出现。

尽管联储本轮加息速度为史上最快,但是截至2022年Q4,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仍未转负,其中能源板块贡献最大。快速加息并未使原油价格如过去十年一样迅速暴跌,以标普500为例,2022年能源利润创历史新高达1862亿美元,比2021年高了足足1140亿美元。即便经过价格调整,能源、公用事业利润在2023年Q1仍创历史新高,而软件服务利润也仅次于2021年。

另一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在疫情期间得到修复。2020、2021年美国企业债券发行、IPO均创历史新高,企业在手现金流充裕;企业债务置换后,到期高峰后移,在2022-24年期间,高达万亿美元的杠杆融资债务(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的总和)中,只有大约10%是到期的,紧迫的还债压力不大。因此企业部门短期难以发生严重的衰退。

在本轮历史最快加息周期中,垃圾债违约潮没有出现。从CCC及以下评级企业信用利差和杠杆贷款利差的回升情况看,回升幅度尚不及未发生衰退的2016年小周期,距离2008年水平相去甚远。企业破产潮也并未如市场预期出现,截至2022年底,商业破产申请数量从2021年的14347家下降了6%至13481家,非商业破产申请数量下降了6.3%至 374240家

连脆弱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都没有出现问题,更不用说有韧性的居民部门了。

美国劳动力市场在加息周期中保持了强劲的韧性,随着通胀读数的下降,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再次转正回升,支持居民消费持续改善。虽然2022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受高油价冲击转负,但是2020和2021年2.6万亿的超额储蓄一定程度平滑了消费下行。进入2023年,随着通胀下行和劳动力市场韧性十足,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转正回升,这将进一步支持居民消费。

今年4月美国名义工资为过去5年最高,休闲餐饮、贸易物流的实际工资增速达1.9%和1.7%,制造业实际工资增速达1.7%,分别位于自2010年以来的75%、64%和67%百分位。

整体来看,美国经济并不差,更没有发生债务危机和深度衰退(硬着陆)的基础,济减速的根本原因就是库存周期,2020-2021过高的居民消费、房地产销售和企业库存投资挤出了后续的消费地产和库存投资,只需要时间逐步消化前期的过度消费和库存积累。

美国经济大概率不会出现衰退(衰退指的不是GDP增速的周期性下降,而是一系列经济活动指标显著下降,且范围广泛、持续数月)劳动力市场的紧平衡供求关系不会重置,因此通胀和利率都难以回到疫情前水平。

美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给短缺仍远远高于过去数轮周期,4月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反弹至1.79,在上一轮经济周期高点时(2017-2019年)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仅为1.2,这意味着即使失业率上行,薪资增速的下降空间也不及前几轮周期。近期亚特兰大薪资增速同比回升,这意味着美联储关心的超级核心通胀(除食品能源房租)也将反弹,未来核心通胀很难再回到2%的目标水平。

当前消费并不依赖于前期的超额储蓄,随着通胀读数的回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反弹,居民消费将再次复苏,库存去化推动通胀再度上行,这就是经典的库存周期既然没有衰退,那么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将锚定通胀,无需降息。

站在相当长时间的周期来看,2008-2019年的利率水平其实是非常态的。投资者需要做好高利率的长期准备,核心通胀中枢将抬升到3%以上,美联储也将维持限制性的高利率更长时间,未来会有偶发性的宽松,但不是开启连续降息。

经典的“货币-信用-增长-通胀”周期正在回归,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低通胀-低利率”状态结束了,美股估值驱动逻辑中的货币流动性因素也结束了。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通胀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6月3日发布的《为长期高利率做好准备,报吿分析师:宋雪涛(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3)、向静姝(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70002)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