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布《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拟中选企业名单公示》。从拟中选结果看,21个品种产生拟中选企业100家,其中选货94家、统货89家,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
据悉,此次联采工作在实现以量换价基础上,实现了“保质、提级、稳供”预期目标。预计8月底前群众能用上质优价宜的21种联采中药饮片。
A股市场上,中药板块掀升停潮,昆药集团、健民集团等升停,白云山升超8%,太极集团、江中药业升超7%,华润三九、康恩贝、九芝堂等跟升。
作为国内首个中药饮片联盟集采,未来中药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变动。
5月26日,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报2010.47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5.56%。此前有媒体报道过,一季度中药材市场迎来牛市,下游制药企业采购成本猛增,部分中药材出现“一日三价”的情况。据调查,中药材升价主要源于天气因素,叠加下游消费需求复苏,行情有一定持续性,若有自建种植基地和常备库存,料能平稳度过此次中药材牛市行情。
不仅如此,一些重点中药材价格的上升更是十分令人震惊。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天然牛黄的价格从约每公斤50万元左右上升到每公斤近80万元,甚至部分报价达到了100万元。哪怕是人工合成的牛黄,在供应方面都十分紧缺。
5月5日,片仔癀公吿,鉴于公司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吿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
对于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升,多家上市公司表示,中药材升价主要源于天气因素,叠加下游消费需求复苏,行情有一定持续性。
天气方面,由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持续发作,导致国内多地中药材种植区域出现了旱涝并存、高温提前等异常天气,对中药材种植颇为不利。需求方面,下游消费市场复苏,疫情之后,大宗滋补类的中药材需求量明显大增,居民的保健意识增强,更强化了中药材供应偏紧的格局。
整体来看,中药企业尤其是上市中药企业,普遍有着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基本能够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因此理论上来看,药品升价能够拉动公司业绩的提升,但不是必然的,还需要看其和上游药材供应的关系、自身产品的特点及价格弹性、公司发展政策等。
近年来,面对中药创新以及需求的提升,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求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2021年11月衞健委药政司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强调基药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2023年5月的会议也将基本药物列为2023年工作重点,有望加速基药目录落地进程。
在新版基药目录调入品种方面,国家衞健委也在一则答复中再次提到“坚持中西药并重”的原则,这也意味着新版基药目录中成药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同时,随着中特估热度的持续提升,多家券商也将中药板块归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西南证券称,中药板块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在医药行业重要的演绎路径之一;天风证券表示,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为切入点,其在医药行业演绎路径之一便是中医药。
展望后市,中泰证券指出,中药板块业绩持续性+弹性有望延续。从资本支出/折旧摊销指标来看,中药板块整体资本支出强度正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中药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虽尚未恢复到前期高点,自2020年开始也在稳中有升;板块进入产能释放期。把合同负债+收入作为中药公司收入的前瞻性指标来看,2023年Q1同比、环比均有明显加速,中药板块业绩持续性较强。
天风证券表示,重视行业高景气度下中药板块事件及主题催化,业绩趋势向好下持续紧抓中药板块中长线机会。
1)依然看好医疗端的复苏,重视二季度院内中药相关投资机会;2)积极关注中药板块国企改革相关投资机会;3)重视新版基药目录调整相关投资机会;4)积极关注门诊统筹政策变化带来的业绩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