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瑞信董事长向股东致歉
uSMART盈立智投 04-04 19:56

瑞信集团(CS.US)董事长莱曼(Axel Lehmann)在瑞信年度股东大会上向瑞信的股东们道歉,表示董事会未能阻止人们对该行丧失信任,对未能遏制危机深表歉意。莱曼在苏黎世召开的瑞信年度股东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未能遏制遗留丑闻的影响,也未能以正面事实对抗负面新闻。最终,这家银行陷入如此境地。我很抱歉我们无法阻止多年来积累的信任丧失,这让股东们感到失望。”

瑞信公开道歉之际,股东正就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瑞银集团(UBS.US)收购瑞信一事与瑞信领导层对峙,这一官宣收购标志着瑞信167年历史的宣告终结。这笔规模30亿瑞士法郎(约33亿美元)的折价收购交易于上个月敲定,以结束在瑞信多年的丑闻、巨额亏损和风险管理失败后的金融市场危机。在瑞信被迫收购之前,硅谷银行“光速破产”事件已经重创欧美银行业的投资者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收购交易没有得到瑞信或瑞银股东的批准,凸显出瑞士政府协调解决方案的紧迫性。在瑞银官方宣布收购时,瑞士政府援引了宪法的一项条款,该条款允许它发布临时法令,以应对严重破坏公共秩序或国内外安全的现有或迫在眉睫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这包括并购事项凌驾于股东层面之上。

莱曼表示:“我们曾经希望把所有的精力和努力都投入到扭转局面,使瑞信重回正轨上。”“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我们没有时间这样做,在3月份那个决定命运的一周,我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

这场股东大会在苏黎世的曲棍球体育场举行,这是多年来投资者首次有机会与管理层面对面。之前的会议由于新冠疫情而以虚拟方式举行。同时,这也将是瑞信的最后一次年度股东大会。

股东和代理顾问在会议之前表示,他们打算投票反对包括莱曼在内的几名董事会成员的连任,并表达了对瑞信董事会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不满情绪。目前尚不清楚这家即将被瑞银全盘收购的银行的管理层中谁将在收购中幸存下来。有媒体报道称,莱曼和瑞信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希·科尔纳(Ulrich Koerner )可能会退出瑞信管理层,瑞信董事长则表示多名董事会成员不寻求连任。

瑞士央行副行长Martin Schlegel近日表示,如果瑞信没有在上个月的紧急救助中被迫出售给瑞银集团,瑞信可能马上就面临破产,“如果没有瑞士政府促成的这一项收购交易,一场瑞士和全球的金融危机非常可能已经发生了。”瑞士央行副行长表示。为了遏制全球银行系统的陷入危机,瑞银于3月19日同意在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的财政支持下以大约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