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12月15日丨江苏新能(603693.SH)公布,2022年12月15日,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生物质停运转型相关事宜的议案》。
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生物质发电企业四家,分别为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简称“淮安生物质”)、江苏国信泗阳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简称“泗阳生物质”)、江苏国信如东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如东生物质”)、江苏国信盐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简称“盐城生物质”),四个项目装机容量合计11.5万千瓦。项目投产以来,四家生物质企业年均处理农林废弃物超百万吨,累计带动农民增收数十亿元,节约标煤超三百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千万吨。
与风电、光伏发电不同,生物质发电项目运营需要持续采购、消耗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燃料。公司投资的四个项目是国内较早一批投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采用的普遍为国内第一代生物质发电设备,与后期投建的项目相比,存在锅炉参数较低、单耗较高等客观情况,加上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持续滞后,各生物质项目一直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受煤炭价格高涨、江苏周边新建项目集中投运、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生物质项目所在地区生物质燃料市场价格持续高位,形势严峻时即使抬高收购价格也无法保障燃料供应的数量与品质。今年燃料价格最高时,部分生物质项目每发一度电所需投入的燃料等变动成本甚至超过带补贴上网电价,此情形下,无补贴的生物质项目若继续运营将产生较大额度亏损。
在上述行业背景下,盐城生物质项目在2021年底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用完后已暂停运行;如东生物质项目为纯发电无供热项目,2022年3月,因燃料价格过高开始停机。淮安生物质、泗阳生物质项目为热电联产项目,承担着为当地园区部分企业供热的社会责任,今年,两公司通过单机抽汽供热、锅炉直接供热不发电等运行方式尽可能减少亏损,同时多方协调提高供热单价,申请相关补贴,缓解运营压力。
结合上述行业现状及各项目实际,公司拟不再对生物质板块新增投资,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业务,以增量发展带动存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