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两市主要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全天收跌0.13%报3080点,深成指涨0.23%,创业板指涨0.49%,为连续第6个交易日上涨,北上资金净卖出37.57亿。
从盘面上,上证指数已接连反弹几天,上方逼近3100点,市场表现较为谨慎,个股多数下跌,赚钱效应明显下降,题材概念方面仅医药表现突出。具体来看,题材概念涨幅前十基本让医药相关题材霸占,个股亦大面积涨停;光伏、锂电池、储能等赛道表现较活跃,阳光电源涨超4%。保险板块领跌,中国人寿跌超4%;地产、半导体、软件板块跌幅靠前。
具体来看:
中药概念大涨居前。维康药业、新天药业、华森制药、华润三九等涨停。光大证券表示,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仍为近十年来新低,且机构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近期国内政策利好频现,如肝功生化检测试剂22省带量采购方案出台,降幅大幅放缓;药品新增适应症可简易续约,无需重新谈判;以及国家医保局再次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集采,同时暂未考虑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边际改善显著,市场情绪有望持续修复,继续看好医药板块四季度投资机会。
快递物流概念走强,新宁物流、东方嘉盛、普路通、天元股份涨停。国泰君安表示,头部企业三季度盈利超预期,四季度盈利表现值得期待。国庆假期后日均快递量回升,10月第二周快递量环比增长15%,预计四季度快递量将进一步恢复增速,头部企业有望恢复两位数增速。电商大促传统旺季临近,“双十一”大促延续提前预售、分两次付款的模式。快递旺季季节性提价仍将可期。
医疗器械概念持续活跃,微电生理涨停,戴维医疗涨超15%,安图生物、康拓医疗涨超9%。中信证券指出,受集采预期利好政策集中释放,贴息贷款以及医药板块低配等因素影响,医疗器械和科研装备估值逐步迎来重估。1)预计贴息贷款政策将在2022年四季度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公司的现金流改善,2023年一季度将看到增量订单贡献。未来半年,医疗设备板块预计将持续受益于该政策。2)高值耗材和IVD产品是非同质化的,渠道具有服务价值。企业竞争逻辑从零和博弈,变得温和。从DCF角度考虑,单品种生命周期延长,估值有望重回PEG。
钠离子电池概念持续火热,天能股份、传艺科技张超7%,华阳股份、百川股份等涨超4%。东方财富发布研究报吿称,钠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相似,核心优势在于材料端成本。该行测算,现阶段钠电池电芯成本在0.8-0.9元/Wh,随着工艺成熟、产业链完备,成本有望下探至0.5元/Wh以下,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具备显著经济性。钠电池性价比优势凸显,有望在价格敏感的低速电动车领域逐渐渗透,该行预计,至2025年钠电需求超100GWh。当前,国内厂商产业化加速,钠电池技术逐步趋于成熟,2023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航空概念高开低走,海航控股涨超3%,中国东航涨超2%,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等小幅跟涨。多家航空公司昨晚宣布增加国际航班。东方航空官微宣布计划于10月底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南方航空宣布10月23日起新增沈阳-首尔航班。海南航空计划11月6日起加密重庆—罗马直飞航线,加密后的航线运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培育钻石概念走低,中兵红箭跌超7%,力量钻石跌超3%,潮宏基、四方达等跌超2%,黄河旋风、惠丰钻石、国机精工等跟跌。消息面上,中兵红箭公布2022 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8.39 亿元,同比下降0.2%,归母净利润8.81 亿元,同比增长45.2%,扣非净利润8.55 亿元,同比增长49.2%,低于市场和我们预期,中金预计主要受Q3 公司超硬材料产品价格波动,以及特种装备业务交付节奏等因素影响。
燃气概念继续走弱,水发燃气跌超7%,德龙汇能跌超6%,长春燃气、新奥股份、陕天然气等跟跌。消息面上,10 月1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意在其领土建设一个国际天然气供气枢纽,色雷斯是该项目最重要的区域,有望成为替代“北溪-1”和“北溪-2”的欧洲天然气新枢纽。
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入-21.6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1.9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9.69亿元。
展望后市,银河证券研报称,当前A股底部特征明显,虽然外围环境仍有不确定性因素扰动,但无需过度担忧。A股的韧性及其价值性凸显,会议密集期关注政策预期,同时是三季报的窗口期,当下抓住机会,低位布局。我们一直强调:当前市场并不怕下跌,因为下跌即是机会,用平常心看待市场震荡,情绪是有周期的,该机构认为10月将进入企稳反弹的区间震荡时期。
短期关注受三季报预期利好+有政策预期的优质个股,中长期需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景气度,配置估值较低的板块中业绩较好的优质个股,等待估值修复。建议关注:1)医药板块,新基建背景有望提高医疗设备增速,医保政策利好创新药产业,低估值防御属性凸显其价值;2)美容护理板块,随双十一大促优惠带来的投资机会;3)新能源赛道,有政策利好的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