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综合券商对于招行(03968.HK)公布业绩后最新评级、目标价及观点
招商银行(03968.HK)今早股价偏淡,新报40.3元跌0.4%。汇丰环球研究指,对招行2022年上半年业绩解读为负面,预期净息差压力将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指招行次季净息差按季收窄14个基点,货款利率按季跌13点子,但存款成本在减息环境下意外按季升6点子,反映招行维持低融资成本的挑战性,下调招行H股目标价由53.2元降至42.5元,维持「持有」评级。
招行上周五收市后公布中期业绩,经营净收入按年升6%至1,790.8亿元人民币,符合本网综合3间券商介乎1,787.29亿至1,800亿元人民币的预测。纯利按年升14%至694.2亿元人民币,高于本网综合4间券商预测上限的690.81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2.67元人民币。该行半年净利息收入按年升8%至1,076.92亿元人民币;净利息收益率按年降5点子至2.44厘。非利息净收入按年升2.7%至713.85亿元人民币。
招行半年信用减值损失按年减少1%至414.77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底止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升4基点;拨备覆盖率454.06%,较上年末下降29.8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4.32%,较上年末降0.1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底减少34个基点至12.32%。
【业绩好坏参半 关注资产质素】
建银国际指,招行涉物业不良贷款率按年升倍至2.82%。该行又指,招行次季拨备前经营溢利按年升4%,低于该行预期,受收入疲弱拖累,坏账拨备亦按年跌7%,低于该行预期。费用收入表现令人失望,受财富管理业务需求欠佳影响。该行下调对招行今年至2024年盈利预测3%至4%,反映收入疲弱及更多拨备,亦上调最坏情况可能性预测,基于信贷质素忧虑上升,招行H股目标价由65元亦降至55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摩根士丹利则认为,招行在「金葵花」客户数量及资产管理规模均录得按季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增长更按季加速,认为招行高价格零售客户基础仍稳定增长,财富管理业务在周期压力下仍然稳固。该行指,招行存款成本上升受定期存款组合影响,反映疲弱的商业活动及定息产品需求增加。该行又指,招行次季不良贷款形成及拨备均上升,但高拨备缓冲导致14.6%按年盈利增长及股本回报率达18%。该行亦认为,招行不良贷款及坏账拨备对贷款比率均轻微下调,但仍处高水平,相信充足拨备缓冲有助招行维持稳定盈利增长。该行维持对招行「增持」评级及71.6元目标价。
--------------------------------------------------
本网最新综合13间券商对其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券商│投资评级│目标价(港元)
摩根大通│增持│80元
星展│买入│79元
瑞银│买入│74.3元
摩根士丹利│增持│71.6元
里昂│买入│84元->70元
瑞信│跑赢大市│68元
花旗│买入│65元
中金│跑赢行业│73.23元->64.08元
高盛│买入│57.82元
建银国际│跑赢大市│65元->55元
大和│买入│50元
美银证券│跑输大市│49元->46.5元
汇丰环球研究│持有│53.2元->42.5元
券商│观点
摩根大通│季绩好坏参半,盈利胜预期,但核心盈利及资产质素逊预期
星展│焦点在于强化价值
瑞银│次季及半年盈利增长良好,符合预期
摩根士丹利│次季盈利健康显示具能力应对周期性压力
里昂│已接近走出「黑暗」隧道,主要竞争优势未受影响
瑞信│次季盈利加快增长并胜预期
花旗│次季拨备前溢利呆滞,税后盈利略胜预期
中金│双位数业绩增长显示业绩稳定性
高盛│业绩符预期,资产质素转差,疲弱净息差及费用收入
建银国际│下调目标价反映不确定性增加
大和│次季业绩反映短期负面因素影响可控
美银证券│疲弱零售业务导致收入压力
汇丰环球研究│净息差按季显著收窄,存款成本上升令人意外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