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户用光伏:一路高歌,再无争议,品牌和渠道为王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Mr蒋静

一季度,我国户用光伏装机2.55GW,同比增长102.4%;2021年装机21.6GW,同比增长116%。户用光伏成为去年以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主力,占比达到35%。

截至一季度,我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超过43.5GW,如果按平均每户15KW测算,用户超过290万。

作为户用光伏的持续观察者和坚定支持者,见证了户用光伏在质疑声中的一路崛起和迅猛发展。

户用光伏去年曾一度被个别媒体质疑,但产业发展,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如今,户用光伏的争议已经远去,无论光伏巨头,还是家电巨头,纷纷涉足,加大投入。户用光伏也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十分值得期待。

01

光伏、家电巨头悉数布局

近期,隆基绿能发布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向日葵”,由隆基牵头,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联手大型银行、品牌经销商等共同打造,由隆基担保合作的大型银行为用户购买隆基的光伏发电设备提供贷款服务。

晶澳科技近期也布局户用光伏,并推出晶益宝(全款模式)、晶租宝(经营性租赁模式)、晶兴宝(合作共建模式)、晶贷宝(光伏贷模式)等四大业务模式。

实际上,在户用光伏领域,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组件巨头均早已布局,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做产品或解决方案。

此外,正泰和中来在户用光伏领域也进行了长时间的商业模式打磨,并形成了一定的渠道和用户规模。

组件环节执光伏行业牛耳,上游承接制造端,下游开启场景端,而户用光伏是光伏行业重要的应用场景,长尾效应突出,不难理解组件巨头们纷纷布局了。

除了光伏巨头纷纷涉足,作为2C业务,家电巨头也开始染指户用光伏,创维、TCL、海尔等已经拔得头筹。可以预期,更多家电企业将会涉足这个万亿赛道,角逐刚刚开始。

02

政策戳中要点,生态逐渐完善

户用光伏一度被质疑,主要原因还是第三方合作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这在行业草莽发展阶段不可避免。

但是,随着巨头们纷纷涉足,“劣币驱逐良币”的势头得到了逆转,商业模式不断完善,行业逐渐规范,促进了户用光伏爆发增长。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投资新能源项目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

其中,针对户用光伏领域比较敏感的融资话题,高层明确加以鼓励,也为金融机构全面介入户用光伏融资,创造了制度条件。

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能源央企也积极入局,为户用光伏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

以国家电投为例,与中来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户用光伏,计划五年开发不低于7.2GW;此外,国家电投还与正泰安能成立合资公司并累计收购正泰安能800MW存量户用光伏资产。

实际上,不光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受能源稳定性及电力成本提高的影响,户用光伏也是需求激增,还带动家庭储能的同步需求。

03

品牌与渠道为王

如今,户用光伏走过草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光伏及家电巨头纷纷涉足,那么最终鹿死谁手呢?

在去年11月的文章《户用光伏:2C还是2B,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国有还是民营?》中,我们提到:

户用光伏,看似2B实是2C,看似消费品实是投资品,看起来很美,实际是个辛苦活,最终需要较高的专业运营能力,从规模化的渠道和运维,到数字化的开发和管理,等等。

户用光伏本质上是一个2C业务,且单价较高,平均在5-10万元,同时主要场景为广大农村及郊区,长尾效应突出,服务周期更是长达20余年,因此对供应商品牌影响力和渠道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尤其是,在户用光伏发展初期,由于良莠不齐的供应商及渠道商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户用光伏的“名声”,也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对品牌和渠道能力的要求,势必加大户用光伏供应商的分化,低端供应商及渠道商将在用户“敏锐”选择下加速淘汰。

不管怎样,品牌和渠道将成为户用光伏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竞争要素。无论光伏巨头,还是家电巨头,实际上都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既能很好地获得用户认可,也更有资源和能力整合更加优质的渠道服务商和资金提供商。

如今,户用光伏商业模式趋于成熟,高层政策积极支持,光伏、家电等巨头纷纷入局,金融机构及能源央企也进场加持,户用光伏在争议中走出草莽阶段,进入规范的快递发展阶段。

户用光伏是光伏行业唯一的2C业务,且与家庭储能互相支持,长尾突出,空间广大,几乎是光伏行业仅剩的可以新增巨大市值的细分领域,十分值得期待。

当然,需求端星辰大海,供给端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关键还看品牌的打造和渠道的沉淀,这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辛苦活儿,没有捷径。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