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策略,原研报标题《中金 | 港股:关注增长与政策信号》
虽然外部不确定性和获利回吐压力可能导致港股在短期仍然出现盘整,但机构认为这些因素不会完全扭转市场的上行趋势。寻找确定性和优质标的可能是投资者抵御潜在波动的一个较好选择,例如选择高股息收益率个股和优质成长标的。
不同于此前几周的上涨行情,上周海外中资股与A股市场一同出现小幅回调,与美股市场的反弹再度形成对比。有关上海等地区疫情反复的忧虑、叠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意外下挫、特别是市场对未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和前景的担忧可能是导致市场回调的主要因素。
国内方面,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力度的担忧以及获利回吐压力逐步显现。诚然,随着疫情的明显好转,稳增长政策的强度和力度都可能较4/5月份趋缓,但在当前复苏进程仍不完全稳固的背景下,我们也不认为政策会过早退出。在此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盘整和获利回吐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港股市场的整体上行趋势也不至于逆转。
海外方面,在预期紧缩力度降温的推动下,整体市场尤其是成长风格出现反弹,但是我们认为这一预期在短期可能仍然会面临些许挑战。
发达经济体疲弱的PMI数据是近期引发经济衰退担忧的主要因素,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跌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进而促成了紧缩预期降温下成长风格的反弹。
虽然我们认为大方向上最终出现一定程度衰退可能没有太大悬念,但是从6月美国就业数据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具有韧性,表明近期的衰退忧虑也略显过头。因此,本月晚些时候美联储再度加息75bp依然有较大可能性。上周三公布的6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承认政策紧缩可能会付出成本,但遏制通胀是眼下更为迫切的任务。
因此,进入7月以及三季度,我们认为外部环境可能仍然是港股市场的主要波动源,主要是考虑到海外市场仍将受到政策大幅紧缩、高通胀和潜在业绩疲弱(2季度业绩将于7月中旬前后拉开序幕)等因素的困扰。
与此同时,政策和监管层面,政策和监管层面在7月4日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后,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也提上日程。我们认为「互换通」将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在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时管理利率风险敞口的工具,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债券资产的吸引力。
整体来看,虽然外部不确定性和获利回吐压力可能导致市场在短期仍然出现盘整,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因素不会完全扭转市场的上行趋势。
具体到板块配置方面,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寻找确定性和优质标的可能是投资者抵御潜在波动的一个较好选择,例如选择高股息收益率个股和优质成长标的。从长期角度来看,更为持续的上涨空间将取决于目前的乐观情绪是否能够转化为企业盈利和增长的改善。我们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未来增长和盈利前景、以及未来政策动态,从而判断市场进一步的上涨动能。
未来值得密切关注的变量包括:1)中国经济增长与政策变化;2)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3)疫情变化;4)中美关系与监管合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