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港股再度迎来大跌。截止发稿,恒生科技指数跌3.31%报4666点,恒生指数跌2.77%报21201点,国企指数跌2.7%报7404点。
科技股继上周的回调之后,延续萎靡态势。哔哩哔哩、百度跌超7%,阿里跌超5%,携程、腾讯、网易跌超4%,小米、京东、美团、快手等集体跟跌。
除了科技股下跌之外,盘面上,物管股持续大跌,旅游及观光、博彩、餐饮等概念集体下挫。
不过,虽然港股齐挫,但教育股表现还是尤为亮眼,其中新东方在线暴涨超82%,新东方-S涨超17%。近日,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运营主体为新东方在线)在极短的时间里制造了刷屏效应。其凭借另辟蹊径的“双语带货”,3天时间,粉丝增加157万,销售额增加1777万元。俞敏洪称,这是新东方老师们非常关键的转型。他表示:
“这次东方甄选受到大家部分肯定,只是一个开端,是无意中把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卖东西结合起来,让大家学到一点,未来大家有时间去全世界旅游时,有可能脱口而出。这是一个无意的过程。感谢网友的宽容与支持。其实比起直播间边带货边讲英语历史地理常识,更重要的是,东方甄选提供的每样东西都是货真价实、好品质的、给大家未来带来美好的东西。”
对于新东方的带货爆火出圈,有网友感慨道:
“这是全网最有文化输出及输入的直播间”、“老师好像转行了,又好像没转”、“新东方变了,又好像没变”、“老俞又一次带领新东方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上周,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上涨8.6%,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并高于上月及预期的8.3%增幅;CPI环比增长1%,显著高于预期的0.7%和上月的0.3%。
CPI再度爆表,交易员们预计美联储将更激进地加息。在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联储掉期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6月、7月和9月的会议上均加息50个基点,但7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达到50%。
本周,美联储将于6月14-15日举行FOMC利率决议会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将于6月22-23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此前鲍威尔在5月的会议上反对加息75个基点,但他强调政策需要灵活,面对高企的通胀数据,他可能在6月的国会听证会上受到严厉质疑。
美国总统拜登对于爆表的CPI数据表示:
我们将设法压低通胀,将想尽一切办法来压低美国物价。美国通胀回落速度不如我们要求的那么明显,但至关重要的核心通胀指标正在回调。正与石油产业努力在美国增产石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不应当获得过度的利润。
另一方面,此前的5月20日,恒指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季检结果,东方海外国际、中升集团、中芯国际、中国宏桥获纳入恒生指数,瑞声科技被剔除,成份股数目将由66只增加至69只。并于今日(2022年6月13日)起生效。
另外,将蔚来集团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剔除ASM太平洋,成份股数目维持30只。
中信建投此前指出,本轮互联网监管自2020年11月开始酝酿,21年3月-7月进入集中监管,期间数个政策与处罚并发。21年8月以来风险已有缓释迹象,4月29日与5月17日会议进一步缓释政策风险。互联网板块监管迎拐点,政策对互联网平台股价影响将显著减弱,常规监管成为新常态。后流量红利期与监管周期,互联网平台自身盈利能力与规模效应,将成下一阶段的股价核心影响因子。
还困境反转吗?
中金表示,尽管上周避险情绪笼罩全球股市且美股继续动荡,但是海外中资股市场仍然表现出少有的韧性。利好政策持续叠加经济数据改善推动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持续走强,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在监管环境边际改善的推动下大涨9.75%。5月中旬以来,海外中资股市场持续反弹,MSCI中国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7%,这其中科技成长股在监管环境边际改善的预期下大幅领涨。往前看,监管立场边际放松以及仍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将继续为市场提供支撑。除了政策因素外,经济数据也在上个月疫情防控措施缓解后回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在修复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提示投资者关注潜在因获利回吐、外部市场波动以及市场预期差(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实际修复情况)等因素带来可能波动。往前看,投资者关注的核心矛盾可能会转向政策举措是否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市场反弹的初始阶段,估值和情绪往往率先修复,而宏观环境和盈利的筑底反弹则是市场持续上涨的关键因素。
综合来看,虽然外围市场政策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忧虑引发的市场动荡可能仍将是导致海外中资股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但是预计港股市场仍有望展现相当的韧性,主要是得益于更多利好政策、较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等因素的支持。换言之,虽然波动可能出现,但也会提供更好的介入机会。
平安证券指出,自5月初至今,港股迎来连续反弹,特别是此前处于底部的恒生科技互联网板块迎来了集体大幅反弹行情,与美股等全球股市的显著下行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在显著反弹之后,港股在面临海外流动性趋紧、全球经济出现趋弱等多重不利因素下,继续大幅上行的难度有所加大,但较低的估值也决定了港股的下行空间非常有限。
其认为,随着“政策底”到来后的预期发酵,港股互联网的“困境反转”逻辑将更加关注民生与就业强相关的外卖、电商等领域。展望来看,港股的强韧性还将继续凸显,但内部的分化也会加深。板块方面,继续推荐互联网、消费、高端制造、公用事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