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分析师徐彪
摘要
核心结论:
在稳增长的攻坚战中,降准、降息、重要会议都是「信号弹」,每打一发「信号弹」,市场情绪只能修复2、3天。
打赢稳增长的攻坚战,必须依赖于信用(社融)扩张的「大部队」。2月中旬发布的1月社融超预期,一度让市场认为「大部队」来了(宁组合反弹13%)。
但随后2月社融低于预期叠加3月疫情反复,让大家对社融的「大部队」丧失了信心,市场再次下跌。
「大部队」(社融大幅放量)兑现之前,经济预期越差,市场风险偏好越低,低估值、高股息、稳增长板块优势越明显,市场预期早晚有更大力度的政策。
一旦「大部队」抵达(社融放量),更大力度的政策就兑现了,市场开始预期经济在未来会好转,同时剩余流动性增加也能提升风险偏好,这时候成长和消费的预期开始逐步恢复。
一种悲观的情况是,如果信用扩张的「大部队」Q2继续低于预期,那么此前已经积累一定涨幅的稳增长板块包括整体A股可能迎来最后补跌,导致沪深300股债收益差最终触及-2X标准差,此后,一轮新的股市周期就此开启。
最后,板块角度,从去年Q4到今年上半年,行业配置的主体策略还是以困境反转为主。历史数据回测发现,市场每年最偏好的六类公司,基本排序如下:【加速增长】≈【持续高增长】≈【减速增长-低降幅】>【困境反转】>【减速增长-高降幅】>【低速稳定】。去年增速爆发的公司太多,因此大家聚焦在前三类的板块中,今年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于是市场从去年Q4开始关注第四类板块,即【困境反转】。
在困境反转的方向中,去年Q4我们主要推荐了【猪肉】、【必选食品】、【汽车链条】、【旅游出行】,今年Q1来看,猪肉和旅游出行表现相对不错。后续汽车链条(EV、智能车、汽车零部件)、必选食品还可以重点关注。另外,2月开始,我们也把【医药】、【地产龙头】放入了困境反转的主要推荐中。
自12月初央行降准开始,在稳增长的攻坚战中,一发接一发的「信号弹」接踵而至:
从12月上旬的政治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12下旬的LPR下调,再到1月的MLF、LPR双降,最后是两会工作报吿和金融委会议。
这期间每打一发「信号弹」的目的,都是希望社融最终能够明显扩张,也就是信用的「大部队」能来。
但是,在过去4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大部队」一波三折,最终,每打一发「信号弹」,市场情绪只能修复2、3天。
按照我们【信用-盈利】的二维模型,从去年Q4开始,A股市场进入了【信用扩张前期】,即信用刚刚开始扩张,但是一波三折,同时盈利仍然处于下行期。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中,指数下跌居多,比如11Q4-12Q3、18Q3-18Q4。但是跌幅普遍没有这一次的大、也没有这次这么急。
因此,在去年Q4,我们对今年上半年的判断是“没有大机会、不破不立”,但最终市场的走势确实超出预期。
事后来看,这其中有两方面大超预期:
(1)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提升。如下图,去年11月-12月上旬,美联储在3月加息25BP的概率只有20-30%,但是这一概率到1月下旬已经接近100%,这一过程也是纳斯达克暴跌和美债实际利率TIPS快速上行的过程。
(2)俄乌战争开打。去年底,俄乌地缘政治已经有一定变化,但是2月底战争爆发确实大超预期,同时也导致油价暴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通胀预期。
我们之所以把社融增速提升或者说信用扩张比作「大部队」,主要是信用扩张通过影响A股市场的剩余流动性和盈利预期,最终决定了A股的估值方向。
2月春节后的第一周,央行公布了1月的社融数据,虽然结构马马虎虎,但是总量层面上数据还算比较超预期。大家对后续经济的预期开始逐步恢复,市场风险偏好也跟着好转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宁组合指数的最低点,最终就出现在1月社融发布后的转天,随后宁组合迅速反弹了13%。
3月初开始,影响市场短期风险偏好的因素变得错综复杂,首先是3月初油价开始暴涨、美联储加息强度的预期进一步提升(伴随美债实际TIPS快速上行),同时公布的2月社融数据明显低于预期,后来是3月中旬的金融委重要会议。
随后,美联储召开3月议息会议,并且会后美联储官员多次放出鹰派预期,但是市场对悲观的加息预期已经反应的相对比较充分(5到6月加息75或100BP的概率达到100%,全年加息不低于9个25BP的概率已经接近90%,更为极端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6月可能加息75BP的概率,而美联储以利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后,仅在94年11月有过一次加息75BP的历史)。
于是,美股在3月下旬出现了明显反弹,不仅是美股,全球主要经济体股票市场都回到了俄乌战争之前的位置。
相较之下,A股的反弹就要弱得多了,本质上来说,还是基本面的差别。
由于2020年疫情之后,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错位,海外主要经济体基本面仍然处于相对不错的状态。
但是国内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向下,同时「大部队」(社融和信用)总是一波三折,并且又受到了疫情反复的影响,于是国内属于当期基本面不好,同时基本面预期也暂时难以修复的局面。
统计近10年来,在信用相对底部位置,出现信用(社融/信贷)单月脉冲的情形,并分析金融数据公布日(一般为次月10-15日)前后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表现。
根据12年6月、14年6月、16年1月、19年1月、20年3月,这5次明显的单月信用脉冲前后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信贷脉冲前3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下跌,稳增长方向表现更好,低估值相对抗跌。
(2)信贷脉冲后6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上涨,一般中小盘成长占优或者风格相对均衡。
(3)短期风格变化的具体细节:先金融/周期/价值,再成长。数据公布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往往表现为金融、周期、价值占优(多数情况为延续此前的风格走势);拐点大概出现在数据公布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左右,此后,成长风格将会反弹(12年、14年、16年)甚至趋势性占优(19年、20年)。
(4)更中长期的风格研判:再看未来半年到一年以上的风格趋势,主要取决于有没有更多高景气的新兴产业出现,即成长和价值的相对业绩趋势。其中,只要16年棚改货币化和供给侧改革推动的蓝筹板块业绩持续占优,最终使得中长期的市场风格出现了低估值价值蓝筹的占优。
当前市场演绎的逻辑是:前期(2月)社融越差、疫情拖得时间越久,后续就需要马上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于是稳增长的方向表现的比较突出。
并且在后续4月社融数据真正证真或证伪之前,市场可能继续演绎这样的逻辑。
后续一种相对乐观的情形是,社融和信用增速在Q2很快回升,兑现上述市场演绎的逻辑,同时大家开始展望后续经济能够逐步企稳,于是市场可能慢慢形成大盘搭台、成长唱戏的格局。
但是,还有一种相对悲观的情形,如果信用扩张的「大部队」Q2继续低于预期,那么此前已经积累一定涨幅的稳增长板块包括整体A股可能迎来最后补跌,导致沪深300股债收益差最终触及-2X标准差,此后,一轮新的股市周期就此开启。
板块角度,从去年Q4到今年上半年,行业配置的主体策略还是以困境反转为主。
历史数据回测发现,市场每年最偏好的六类公司,基本排序如下:【加速增长】≈【持续高增长】≈【减速增长-低降幅】>【困境反转】>【减速增长-高降幅】>【低速稳定】。
去年增速爆发的公司太多,因此大家聚焦在前三类的板块中,今年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于是市场从去年Q4开始关注第四类板块,即【困境反转】。
在困境反转的方向中,去年Q4我们主要推荐了【猪肉】、【必选食品】、【汽车链条】、【旅游出行】,今年Q1来看,猪肉和旅游出行表现相对不错。后续汽车链条(EV、智能车、汽车零部件)、必选食品还可以重点关注。另外,2月开始,我们也把【医药】、【地产龙头】放入了困境反转的主要推荐中。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升级、供应链危机加剧通胀制约稳增长空间等。
报吿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吿发布时间:2022年4月5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