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2年3月28日】国泰君安国际(「集团」或「公司」,股份代号︰1788.HK)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年内」)业绩。集团年内收入同比下降19%至39.72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达10.95亿港元,同比下跌30%。每股盈利11.4港仙,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其中,费用佣金类收入同比上升4%至16.26亿港元,连续3年创新高;而财富管理收入同比上升26%至18.29亿港元,自2018年转型以来亦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同时,集团可持续与绿色金融总规模突破1,064亿港元,同比升321%。
国泰君安国际董事会主席阎峰博士表示:“在极为严峻的市场环境下,集团凭借多元化的业务发展策略与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输出财富管理转型成果,推动资本中介业务发展,降低高风险行业的风险敞口,有效减少了市场不利因素对业绩的影响,经营成果在同业中保持前列。在控股股东国泰君安证券的强有力领导与支持下,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稳健的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财富管理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努力为投资者和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
收入结构:费用佣金类收入连续3年创造新高
2021年,集团收入中费用佣金类、利息类、交易投资类 净收入占比分别为41%、57%与2%。
● 费用佣金类收入同比上升4%至16.26亿港元,主要由于经纪与企业融资业务带动该类收入增长。集团认为,费用佣金类收入于年内的稳步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团整体收入的弹性与质量;
● 利息类收入同比下降14%至22.81亿港元,主要由于 1)年内,市场利率较上年大幅降低;2)面对内地房企债券的违约风险,集团策略性地调整用于做市用途的债券持仓,导致债券票息收入下降;3)贷款业务的抵押物质量持续提高,从中收取的实际利率相应调整。集团认为,利息类收入占比最高,有利于集团的收入与盈利水平于市场周期中更趋稳定;
● 交易及投资类净收入减少至5,980万港元,主要由于年内港股、中资美元债券市场大幅回撤。集团开展交易投资类业务之主要目的是支持财富管理、企业融资与资产管理等业务的发展,打造有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截至2021年底,集团交易投资类的持仓主要以固定收益证券与权证衍生品为主,并视乎市场情况进行风险对冲。
财富管理发展:转型成效显著,客户托管资产逆市攀升
2021年,来自财富管理分部收入同比上升26%至18.29亿港元,成为集团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并较以往零售经纪创收能力更强。截至2021年底,集团于港股经纪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较2018年翻番,同时相关排名在过去两个年度连续提升。集团整体客户资产托管总金额上升14%到2,351亿港元,其中财富管理业务的平均单个付费客户创收(ARPU)达约7.4万港元,大幅高于过去一般零售经纪业务的水准。
另一方面,集团于年内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结合客户与管理效率需求,集团大力加强金融科技投入,以赋能全面业务发展。年内推出多项数字化服务,包括可实现最快5分钟转账的「eDDA快捷存款」服务、为专业投资者提供的现金管理工具「聚财宝」、远程开户应用程式以及智能化在线客户服务平台等,助客户即时掌握每一个投资机遇。而现有的「富易港股通」平台交易功能亦持续升级,为客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网上理财服务。
可持续金融与ESG:全力推动高质量绿色金融发展
2021年,集团积极响应母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提出的「金融向善」与「金融为民」的经营理念,通过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募股权等业务,引导国际资本配置优质、具有可持续性的中国企业,满足企业与机构客户向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需要。年内,集团绿色债券业务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71%至701亿港元,而绿色股权IPO项目融资金额同比升11.41倍至331亿港元,均创历史新高。
同时,伦敦证券交易所旗下全球指数机构富时罗素(FTSE Russell)于6月重申集团「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成员资格,维持集团成分股的地位不变,以肯定集团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良好表现。7月,集团正式签署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成为香港第一家签署该契约的中资券商。
私募股权发展:布局优质企业,助力中国新经济
2021年,集团私募股权业务持续布局中国一级市场优质企业,深入挖掘人工智慧、新能源发展、高端制造、消费升级、生物科技等行业,新增优质项目包括Innovusion(图像激光雷达制造商)、英雄体育VSPN(电竞赛事运营商)、智加科技(自动驾驶重卡公司)、秒盈科技(ESG数据服务商)等。截至2021年底,来自私募股权的资产管理规模约20亿港元。集团荣获知名投资咨询机构-投中研究院颁发「投中2020年度中国新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十强」奖项及「投中2021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奖项。
成本结构:持续高效经营,信息系统维护投入大幅增加
2021年,集团总成本同比下降12%至26.84亿港元,主要由于减值拨备与融资成本同比下降。同时,集团增加了数字化转型以及优化信息系统的投入,以支持各项业务发展。集团认为,年内成本与支出水平总体符合预期,并有利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奖项与荣誉:获34项权威大奖,创历史新高
年内,集团获15家来自海内外权威媒体(包括《机构投资者》、《彭博商业周刊》、《亚洲货币》、《亚洲企业管治》、《财资》与《投资洞见与委托》等)颁发的专业大奖,荣誉数量34项,创历史新高。奖项不仅涵盖财富管理、固定收益、私募股权、资产管理等高速发展之业务,同时亦于ESG、风险管理、投资者关系等企业综合管理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嘉许。
新冠疫情应对:积极面对疫情冲击,有效保障服务质量
年内,新冠变种病毒来势汹汹,本集团实施多项防疫措施,积极应对。2021年,本公司全面加强线上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同时,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及时落实分组轮岗与“最小规模办公模式”安排。本集团妥善安排分工协作,保障工作高效、稳定,资讯科技部全力支持远程办公,行政部维护办公场所安全,定时消毒、派发防疫用品,降低员工的感染风险。年内,新冠疫情未对本集团的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附财务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