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百济神州(688235.SH;06160.HK;BGNE.US)发布公吿,为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聘任Ernst & Young LLP作为公司在美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的美股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负责该报表的内控审计工作。
同时,百济神州提交至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和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的财务报表,将继续分别由位于中国北京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和位于中国香港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
全球化业务发展提速 百济神州扩增会计师事务所团队
据悉,此次百济神州新增聘任Ernst & Young LLP作为其在三地市场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主要是基于全球化组织结构与业务发展需要的进一步安排。随着在全球的业务迅速扩张,公司积极评估、设计并实施了相应的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变更程序,并已在中国境内外建立了包括在财务、会计、税务、法律与合规等多方面的组织架构与能力,以支持业务发展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各行业中,许多在中国、美国及其他国际市场有重要业务布局的全球性公司,通常都会在对应的市场聘请当地的审计机构或者同一家机构在各地的不同团队,以更好地符合在不同市场的相关业务规范和法规的要求。此前,百济神州在A股和港股的审计服务就分别由安永当地团队负责提供。
“从时间上来看,为了保证一个财年中审计工作的连贯性和审计报吿的完整性,上市公司一般需要在上一年度财报披露后、至新一年的第一季度结束前,完成审计单位的聘任和交接工作,这也是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的常规做法。”有关业内人士介绍。
此次百济神州新增聘请的Ernst & Young LLP,是其长期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旗下位于波士顿的团队。自2014年起,百济神州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后与安永团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后续,百济神州提交至上交所和港交所的财务报表,也将继续由位于北京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
资料显示,自2010年于北京创立至今,百济神州以在国内的布局为重心,迅速拓展海外业务,目前已成为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其已经在临床开发、行政管理和生产供应等各环节建立了大规模、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和内部能力,构建了成熟的全球化体系和流程。
截止目前,百济神州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30多个办事处,业务布局覆盖五大洲,在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临床试验。据百济神州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核心自研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正在迅速放量。以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为例,作为我国首个出海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百悦泽®已在全球45个国家及地区获批。2021年,百悦泽®在海外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35%,约达7亿元人民币,全球销售收入约达14亿元人民币。而另一款自主研发的商业化产品百泽安®目前在国内已获批7项适应症,并已向FDA递交了在海外的首个新药上市申请,有望在今年实现“出海”。
中概股风波引热议 各方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2022年3月8日,美国证监会(SEC)将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百济神州、盛美半导体及和黄医药等五家中概股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下被认定的发行人暂时性名单。3月23日,微博公司也被列入,成为该名单上的第六家公司。有报道称,被“临时认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许多中概股企业“所提交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吿是由位于美国以外司法管辖区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吿,且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检查或调查”。
盛美半导体(ACM.US)、再鼎生物(ZLAB.US)先后在回应公吿中表示,已经在积极寻求聘用受PCAOB审查认可的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以满足监管的要求。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此前已有其它中概股企业聘用美国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美股财务报吿的审计工作。而微博公司也在近期回应称会继续关注市场发展,评估所有策略选项。
此次百济神州新增聘任Ernst & Young LLP作为其在三地市场的会计师事务所团队之一,此举在合法合规基础上,或许有望更好地满足三地监管机构的要求。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林菡律师团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现行法规下,聘用受PCAOB审查且信用度高的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许是配合SEC监管较好的一种方式。
此前,针对两地的审计监管合作问题,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已经展开了积极对话和磋商。对于市场有关中概股面临“退市”结果的担忧,我国监管部门也已明确表达了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态度。
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时表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同时,美方监管机构亦在此前通过媒体报道透露信号称,愿与我国政府部门保持合作关系,采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合作方式对中概股进行审查,不“区别对待”,释放出中美金融监管合作的积极信号。
据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管委会成员、投行业务负责人王晟表示:“中概股问题的妥善解决将符合两国市场发展和全球投资者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监管机构都有丰富的跨境监管合作经验和基础,我们相信两国监管者都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来解决这一问题,长期而言,避免中概股集体被迫退市的双输局面。”
对此,业界多位专家学者亦进一步探讨,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中概股就中美审计机制上依然有一些探索空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此解读认为,解决中概股危机的措施,可在坚持不涉及国家安全及利益的原则上,比如在审计机构选择、监管模式上适当调整,不断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