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建投宏观固收黄文涛,作者:黄文涛 钱伟
1-2月贸易数据点评
出口可能是今年国内经济增长全年实现稳定的一个核心平滑器:当下出口保持强势,实际上正在为消费回暖、财政蓄力、地产反弹等争取时间;而出口动能逆转时,若稳增长压力依旧,可能会触发政策对消费、投资更大程度的支持。
开年出口维持强势。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增长16.3%,虽然增速较去年12月回落4个百分点左右,但主要由高基数造成,实际出口动能仍然非常强劲。首先,去年1-2月出口同比增速高达60%。环比角度看,去年出口超预期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2月出口绝对规模3400亿美元是历史高点,但今年1-2月环比仍有亮眼的表现,增速-20%虽然略低于去年同期-17%,但仍高于2017-2019年,短期动能趋势未见衰减。其次,韩国和越南两个对标国开年出口增速均有所走弱,国内出口增速下行幅度并不算大。出口目的地上,美国增速回落至13.8%,欧盟维持在20%以上,但去年同期美国基数显著高于欧盟,短期美国零售仍然是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和RCEP国家对出口的支撑也在显现,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速高出整体近5个百分点。
运输不畅、美国零售强劲、订单转移、Omicron冲击减缓、通胀高位等因素继续支撑出口。
年初以来的各项相关指标看,出口开门红并不意外。整体需求方面,Omicron冲击在圣诞新年假期期间,确实对欧美消费起到明显抑制,但随后疫情冲击缓解,欧美病例和重症数不断下降,消费再度恢复。例如,美国PMI从1月的57.6反弹至2月的58.6,欧元区从58上升至58.45,2月美国零售环比增长3.7%,是近三个季度的最高值。供应链方面,尽管近一个季度有缓解迹象,但离完全畅通仍有距离,这个背景下,提前采购和订单转移等情况继续存在。价格方面,芯片、存储等价格继续上行,美国1月物价环比再度上行至0.5%以上,受俄乌危机影响油价中枢从80美元左右抬升至100美元以上,价格对出口货值的贡献预计仍强。
短期看,出口依然是最具确定性的一个部门,在消费复苏受阻、基建发力存疑的背景下,稳增长的主力仍需要依赖出口。
出口的确定性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供应链的缓解需要较长时间,全球地缘政治冲击下,需要的时间可能再度延长,这在短期仍然是有利因素。其次是通胀短期大幅回落的空间或在收窄,油价上涨或对全球通胀预期产生干扰。最后,海外需求在刚刚走出Omicron背景下,可能还能延续一段时间。
但是,下半年出口的压力仍然无法排除。一是去年下半年出口基数被大幅抬升,长期维持超趋势增长的难度不言而喻。二是除了能源价格,在财政和货币紧缩背景下,价格对货值的支撑总有风险。三是海外衰退的担忧愈发增加,消费长期保持高增长,缺乏有力的证据。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