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六里投资报
北向资金被市场认为是聪明钱,这些年来,其流入流出动向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在2021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321.69亿元,创了年度净流入的新高。累计流入已达1.6万亿元,持有A股总市值达到2.76万亿元。
2021年,电力设备成了加仓金额最高的行业;
但2022年开年以来,北向资金的买入风向发生了变化。
投资报统计数据显示,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持续获北上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达227.74亿元,高居全市场第一。
近一季度的净买入额高达337.25亿元,在所有板块的净买入额排名中也位居第一。
2022年,银行板块也终于扬眉吐气,如成都银行,截至3月1日,今年以来大涨24.71%,兴业银行上涨16.7%;
而且作为一个板块,整体也远远跑赢市场,截至3月1日,2022年以来,中证银行指数上涨4.62%,而同期沪深300下跌6.49%。
今年以来一级行业涨跌幅:
来源:wind
从估值水平来看,银行股现在大多破净,中证银行指数的市净率仅有0.64,分位点2.26% ,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市盈率同样不高,目前PE为5.39倍,分位点17.61%。
数据来源:Wind
对比无风险收益率,从风险溢价角度,E/P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之比目前高达6.65,分位点98.91%,百分位越高,投资机会越明显,目前处于历史极高水平。
对比沪深300来看,沪深300的市盈率目前为13.21倍,分位点66.86%,基本回到了过去10年的中值区域。
近些年来,银行股并不是市场上的热点,相反,不太受资金待见,估值水平一路走低。
但即便如此,如果把银行股不错的分红考虑在内,投资报统计发现,银行指数收益反而还跑赢了同期沪深300。
截至2月24日,中证银行指数全收益(H20180.CSI)最近5年的收益率为32.70%,年化收益为5.82%。
这个数字在权益市场中看上去不起眼,但如果比较同期沪深300的走势,沪深300在同期近5年内的年化收益率也仅有5.79%,甚至略低于中证银行指数全收益。
对比之下,你以为的“金融三傻”并没有那么“一文不值”。
2022年以来,赛道股暴涨后的风险成为投资者不得不思虑的话题,低估值的银行股得到了资金的流入。
在聪明钱布局的同时,银行高管和中层们也在积极行动。
兴业银行2月21日晚间公吿称,公司一批中层干部及家属买入兴业银行股票1693.2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20.36-23.08元/股。
按此计算,花费金额在3.4-3.9亿元。而且,这一次比高管增持,可能更值得投资者重视。
因为这批中层干部是各条线、各分行、各子公司业绩的直接责任人,他们的热情,具有对经营绩效的直接推动力量。
事实上,兴业银行也是今年以来涨幅最高的银行股之一,年初至今,该行涨幅16.44%。
同期,陆股通合计净买入兴业银行约34亿元,净买入规模位列上市银行第二。
除了兴业银行,近期还有多家银行发布增持公吿。
2月21日,浙商银行公布稳定股价措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计7人,将以不少于上一年度自本公司领取薪酬(税后)15%的自有资金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
公司现任6名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成长价值的认可,除完成上述义务增持外,同时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
2月14日晚间,重庆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措施的公吿。
决定拟由该行7位董事、5位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该行不低于76.34万元的股份;该行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拟增持该行约2500万元的股份。
2月7日,渝农商行发布稳定股价方案公吿称,该行共有9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使用自有资金增持该行股份。
郑州银行日前也发布完成增持公吿,累计增持金额超过200万元。
投资报统计发现,银行股的上涨有扎实业绩支撑,其整体2021年业绩向好。
A股一共有42家上市银行,截至3月1日,已有21家银行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吿,已经有一定代表性。
统计显示,这21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合计1.42万亿元,平均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合计4413.10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0.68%。
数据来源:Wind
这其中,有12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度超过20%;
如招商银行,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12.34亿元,同比增长14.03%;实现归母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高于同业平均。
增速较快的还有宁波银行,预计2021年营收527亿,增速28.24%,归母净利润195.15亿,增速29.67%。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银行颇受投资机构青睐,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0%。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新趋势和中欧新蓝筹均将宁波银行作为重仓股。
宁波银行过往8年几乎年年正收益,2018年也仅微跌6.7%,8年差不多涨了7倍。
还有兴业银行,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212.36亿元,同比增长8.91%;实现归母净利润826.80亿元,同比增长24.10%。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股价一路走强,涨幅达16.7%,在银行股中仅次于成都银行。
那么,如果落实到具体的银行股投资上,银行ETF显然是最为投资人喜闻乐见、一键直投的快捷方式。
数据来源:Wind,规模数据截至2021.12.31.
上表列出了市场上9只银行ETF;
华宝基金管理的银行ETF规模最大,最新的数据显示,
截至3月1日,华宝银行ETF(512800)最新基金规模达107亿元,稳居国内规模第一大银行指数ETF,跻身“百亿俱乐部”。
而且,银行ETF(512800)在场内的成交额始终保持活跃,是为流动性最佳的银行类ETF。
其他除了天弘规模尚可,另几只银行ETF规模均远小于上述2只,并且在费率上也几乎没有区别;
只有2021年易方达新发行的易方达中证银行ETF将费率降到了0.20%,但是规模在去年底仅有1.96亿元。
从跟踪误差上来看,市场上9只银行ETF跟踪误差均在2%以下,与指数间不存在显著偏离。
特别是像华宝等大型银行ETF,由于规模大,运作相对稳定,在偏离度的控制上相对有利。
而像个别有的小规模ETF,在偏离度上则明显要高于华宝银行ETF。
从ETF走势上来看,截至3月1日收盘,银行ETF(512800)开年涨幅4.51%。
更值得留意的是,银行ETF(512800)多次在盘中出现溢价,伴随交投放量,显示大量买盘开始涌入。
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间,银行ETF(512800)融资余额连续9个交易日攀升,最新融资余额达9.88亿元。
历史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仅出现2个区间其融资余额持续超9亿元,此后银行指数均反弹超16%。
除在场内交易外,有5只银行ETF有对应的联接基金,2只规模较大的银行ETF均有联接基金,方便投资者进行定投操作。
市场情况来看,近60天内,华宝银行ETF有36天呈现净流入,净流入总额达4.78亿元,基金规模目前为107亿元。
两融层面,银行ETF的融资余额在去年12月短暂触及9亿元后,上周又重回9万亿,2月25日融资余额达9.98万元。
数据来源:Wind
此外,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持续获北上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达227.74亿元,高居全市场第一。
近一季度净买入额高达331亿元,在所有板块的净买入额排名中也位居第一。
而从选择上来说,规模最大,运作稳定的ETF显然是首选。
因为规模大,申赎不会造成多少冲击成本;而且流动性好,能保持交易活跃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场内投资者的吸引力。
那么,选择银行ETF一方面能享受银行业整体的Beta行情,
同时,银行ETF所跟踪的银行指数在权重结构上,也能多少体现出抓取阿尔法的意图。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下不同指数的成份股。
上述这些ETF和LOF产品,跟踪的基本都是中证银行指数。
具体来看,中证银行指数是按中证行业分类,以进入银行业(中证二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反映的是全行业公司作为成分股的整体表现。
除中证银行指数外,银行指数其实还有:上证银行指数、内地银行指数、300银行指数、HK银行指数等等,
这其中,只有HK银行指数,也仅有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和鹏华沪港通中证香港银行(LOF)跟踪;其余银行指数都没有相应产品。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具体来说,中证银行指数目前的成分股共有40只,
按照中证行业分类,银行业下目前共42只银行,所缺少的2只为近半年内上市的沪农商行和兰州银行。
指数包含的银行股可以分为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四大类。
中证银行指数中,股份制银行的权重最高,国有大型银行次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市值普遍不大,在指数中权重也相对较小。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国有大型银行指的是“工农中建”、邮储银行以及交通银行这6大银行,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
公司市值普遍较大,最大的工商银行市值达1.7万亿,最小的交通银行市值也有3600亿。
在中证银行指数中,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权重总计达24.156%。
其中权重较高的是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在前十大权重股之列。
股份制银行有9家,在中证银行指数中的总权重达47.735%。
在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中,股份制银行就有5只。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这两只优质股份制银行的权重分别高达14.13%和13.83%。分列第一,第二大重仓股。
无论从资产质量还是利润增速来看,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均明显优于行业平均。
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城商行也是中证银行指数的主要组成部分,16只城商行成分股的权重总计达到24.048%,与国有大型银行相当。
权重最高的城商行是宁波银行,是2021年以来涨幅居前的银行股之一。
最后一部分,指数的成分股——农商行,公司市值普遍在500亿以下,在指数中所占权重也较小,仅有渝农商行一只个股的权重超过1%。
总体来说,中证银行指数中的高权重个股基本具有优秀业绩、盈利能力稳定、股息率高等特点,并且颇受市场认可。
对买银行ETF的投资者来说,省心省力就得以享受到行业优质公司上涨的收益。
而另一只银行指数——HK银行(930792),其成分股仅有14只,集中度较高。
成分股均为在香港上市的大型银行,并且均为港股通标的。
第一大权重股为香港本地的汇丰银行,此外还包括恒生银行和东亚银行。
从投资银行业角度,如果有意投资港股的银行巨头,HK银行指数可以作为备选项,
跟踪该指数的鹏华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LOF)可以场内外交易,规模也有8.12亿。
注:文中提到的公司、基金仅作分析用,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