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 早报君先带大家看看过去一周全球股市热点。
A股方面,上周A股全面反弹,主要指数周K线均收出阳线。尤其是创业板大幅反弹,意味着新能源和医药板块都出现反弹,同时,煤炭、基建仍继续上涨。上证指数一周涨幅为0.8%;深证成指一周上涨1.78%;之前跌幅最大的创业板指数收复2800点大关,周涨幅为2.93%。
港股方面,周五,恒指、国指均跌近2%,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跌3.22%。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持续紧张局势在上周打压市场情绪。监管各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此消息直接令市场对科网股的前景预期带来影响。内地地产股周五回升,但一周走势则显得较为波动;疫情防治医药股大幅回升。
美股方面,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1.9%,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76%,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58%,这是美国股市三大股指连续第二周下跌。机构认为,美国股市近期震荡幅度加大且持续下挫,主要是因为俄乌局势不断升级所致的市场恐慌的表现。美联储方面,享有FOMC永久投票权的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3月加息是合适的,预计今年稍晚开始缩表,并预计本次紧缩的行动将比以往更快。
中概股方面,周五阿里巴巴跌4.37%,京东跌3.61%,拼多多跌6.05%。电车新势力方面,蔚来跌6.11%,小鹏跌3.73%,理想跌3.64%。中汽协发布报吿,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3.1万辆,同比增长1.4倍。(更多美股资讯与分析可移步美股研习社,ID:glh-live)
最新的勾股大数据舆情指数榜更新如下:
港股舆情指数排名前三的公司:恒隆集团、中信建设证券、蒙牛乳业;A股舆情指数排名前三的公司:伟星新材、华测导航、药明康德。
过去一周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1. 证监会集中公布37件全国两会提案建议答复
证监会官方网站集中公布了37件对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答复。包括发行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债券市场发展、行业机构发展、区域性市场发展等等。证监会在复文中,对这些领域的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和答复。公开信息显示,这些提案建议的答复均形成于2021年7月到8月之间。
2.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闭幕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对于体育行业而言,冬奥会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据预测,中国的冬季运动的市场价值在2025年将会达到1500亿美元,这也会给全世界的冬季运动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3.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罗斯没有“入侵”别国的计划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20日表示,俄罗斯并没有“入侵”任何国家的计划。“我们呼吁理性,请(西方)扪心自问,俄罗斯攻击任何国家有什么意义?我们也想提醒你们,俄罗斯在历史上从未攻击过任何国家。”佩斯科夫还补充说,“经历了这么多战争的俄罗斯,才是欧洲最不想说‘战争’这个词的国家。”
4.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白金汉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出现轻度感冒症状,将继续接受医疗护理,并将遵循所有适当的指导方针。
5. 海外机构减持热门赛道
据中国基金报,海外大型主动管理基金公司最新持仓已披露完毕,对于热门行业整体以减持为主。各大机构在科技、消费领域有着较为相同的操作逻辑,减持大型科技、消费,但对去年超跌的部分优质中概互联标的已进行加仓。在新能源个股上,机构对于特斯拉的持仓出现分歧,但一些新生力量却获得不少机构开仓加满的待遇。此外,疫情概念整体出现减持操作,巴菲特更是减持了大部分2020年加仓的医药股。
6. 上周151家公司迎机构调研基建板块最受关注
据统计,上周(2月14日—2月18日)共有151家公司迎来机构的调研,合计被调研169次,与上周相比环比增长幅度均达到32%以上。共有15家公司被调研两次以上,这些公司大多与基建相关。被调研3次的公司伟星新材、汉钟精机、地铁设计分别来自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建筑装饰行业。
7. 102只A股“入富”专家预计外资今年将流入A股超3000亿元
据证券日报,富时罗素公布了旗舰指数2022年2月的季度审议结果,本次新纳入A股102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当下经济虽面临三重压力,但总体趋势仍然向好,特别是A股仍会是当下境外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将持续增加,预计今年北上资金持续流入金额将超过3000亿元。目前结构性行情较为凸显,整体行情稳健。
8. IPO询价新规后报价机构降约16%
据证券时报,今年以来,一共发行上市了14家科创板企业。在这14家企业网下询价时,平均有416家机构投资者参与。非独今年,注册制询价新规以来,平均也只有423家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而在此前,参与科创板网下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平均数量约有500家左右。也就是说,有约16%的机构投资者退出了新股网下业务。
9. 本周将有46股解禁,解禁市值790.44亿元
据证券时报,本周将有46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790.44亿元。解禁市值超百亿的有3股,分别是淮北矿业、京东方A、北汽蓝谷,解禁规模最大的是淮北矿业,将有15.22亿股上市流通,主要是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市值达201.86亿元。从解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来看,3股解禁市值超60%。威派格的解禁比例居首,达到79.37%,德源药业、淮北矿业的解禁比例均超60%。
10. 基金销售一夜入冬!开年以来32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震荡行情之下,基金发行规模锐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仅326只,平均发行规模仅4.16亿份,2月成立新基金募集规模更是低至2.8亿份,处于最近三年最低点。按照公吿统计,2022年以来合计33只基金(各份额合并统计)宣吿延长募集期,其中权益类基金为主,远超去年同期。
11. 最严新规出炉美联储官员禁炒股票、基金、债券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联储正式颁布了针对其官员参与投资及交易活动的限制措施。据新规,美联储官员不得以个人名义购买股票、基金、债券、机构证券、加密货币、大宗商品等在内的一系列资产,这些限制措施将于5月1日生效。
12. 董明珠建议提高工薪阶层税收起征点:富人多交税
2月20日,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自己作为人大代表,今年会在会上提出,提高工薪阶层的税收起征点。国家的税收应该富人多交税,收入高,多交税做社会上公共服务上的支援。
13. 北京租金结束“5连跌”挂牌均价上调至约91元/平
数据显示,从2021年11月份至今年1月份,北京租赁市场成交量连续3个月呈现下降态势。此外,从2021年8月份开始,北京租金已经“5连跌”,今年1月份,租金有所反弹。业内认为,随着外来人口回京,预计2月份北京租赁市场或迎来“小阳春”。
14.海底捞:预计2021年净亏损约38亿元至45亿
海底捞在港交所公吿,预期将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5亿元。对比2020年收入约为人民币286亿元,集团2021年收入预计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增长超过40%。
1. 易纲: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
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将与各方共同制定转型金融框架,落实好《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2. 1月份20省份物价涨幅低于全国水平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2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比31省份数据,河北、江苏、安徽、北京、浙江、宁夏、上海、青海、广东、天津、陕西这11省份1月CPI同比涨幅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天津、陕西2省份涨幅达2%,分别为2%、2.1%。其余20省份CPI同比涨幅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云南涨幅为0,物价与上月持平。
3. 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连续10个月上升
债券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663亿元至4.07万亿元,连续10个月上升。其中,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量新增501亿元至3.73万亿元,连续38个月上升。虽然当前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国内面临“三重压力”,国外通胀高企和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强烈,但是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前景仍充满信心,选择继续增持人民币资产。
1. 我国6座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储罐主体开建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6座世界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全部承台混凝土浇筑,储罐主体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将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先建的4座22万方储罐和扩建的6座27万方储罐。2023年底全部投产运行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可达600万吨。
2. 西部IDC建设启动
发改委先后批覆,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3. 1月份以来国际成品钻石价格大幅上涨
据经济观察报,今年一月,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供应商戴比尔斯在2022年的第一场交易会中将原钻价格上调了约8%。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戴比尔斯第5次上调价格,这也导致了1月份以来国际成品钻石价格的大幅上涨。钻石成品价格指数在2022年首月大涨5.67%,超过2021年12月份4.35%的涨幅,创下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纪录。
周末重磅
2月19日 | 局势开始失控?卢甘斯克再次发生爆炸,已开始撤离居民;普京将亲自指挥军事演习;美股继续受惊扰连跌不止